謙讓的故事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2.81W人 

謙讓的故事1

水牛爺爺是森林世界公認的謙虛人,很受大家的尊重。小白兔誇它:“水牛爺爺的勁最大了!”“唉,過獎了,犀牛、野牛勁兒都比我大”;小山羊誇它:“水牛爺爺貢獻最多了!”它就說:“唉,不能這樣講了,奶牛吃下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它的貢獻比我多。”

謙讓的故事彙編15篇

狐狸艾克很羨慕水牛爺爺謙虛的美名。它想:“我也來學習一下謙虛吧,這謙虛太好學了。”它想:“水牛爺爺的謙虛不就是這兩點嗎?一是把自己的什麼都說小點兒;一是把自己的什麼都說少點。嗯,對!就是這樣。”

一天,艾克遇到一隻小老鼠。小老鼠看到艾克有一條火紅蓬鬆的大尾巴,不禁發出了由衷的讚美:“哎呀,艾克大叔,您的尾巴真大呀!”艾克學這水牛爺爺的口氣,歪歪嘴說:“唉,過獎了,你們老鼠的尾巴比我大多了。”“啊,什麼?”小老鼠大吃一驚:“你長那麼長的四條腿,卻拖根比我還小的尾巴?”艾克謙虛地說:“哎,不能這麼講了,我哪有四條腿,三條了,三條了。”小老鼠以爲艾克得了精神病嚇跑了。

艾克的謙虛沒有換來美名,倒換來一大堆謠言。大家說:“唉,森林世界出了一條妖怪狐狸,只有三條腿,還拖一根比老鼠還小的尾巴……”

謙讓的故事2

在中國歷史上,有“文景之治”的傳說,是講西漢的漢文帝、漢景帝勵精圖治,促成西漢中興。漢文帝是個有作爲的皇帝,他敬重老臣陳平、周勃,得到了他們的有力輔佐。而陳平和周勃也互相尊重,互讓相位,成爲以“謙讓”爲做人之本的典範。

漢文帝是漢高祖的庶子,被封爲代王。他爲人仁慈寬厚,當殘暴篡權的呂后死後,諸呂的反叛被粉碎後,朝中擁戴文帝繼位。

一天,漢文帝升殿,各大臣一一叩見之後,漢文帝發現丞相陳平沒上朝,他問道:“丞相陳平爲何不來?”

站在下面的太尉周勃站出來說道:“丞相陳平正在生病,體力不支,不能叩見皇上,請皇上原諒。”漢文帝心裏納悶,昨日還見他身體好好的,怎麼今天就病了?不過他不動聲色,只是說:“好,知道了,退下。”

退朝後,漢文帝想派人去請陳平,但又一想,陳平是開國老臣,自己應當把他當作父親一樣對待,父親有病,兒子只能前去探望,哪有招見之理。於是文帝便到後宮換上平日穿的家常便服,到陳平家去探視。

陳平在家躺着正在看書,見漢文帝來慌忙起身行禮。漢文帝急忙把他扶起,說:“不敢,朕視卿爲父親,以後除了在朝廷上,其它場合一律免除君臣之禮。”漢文帝掃視一下屋裏的陳設,又說:“今天聽太尉說您病了,特地前來探望,不知是否請過御醫診視?你年歲大了,有病可不要耽擱呀!”

文帝如此關懷,使陳平非常感動。他覺得不能再隱瞞下去了,對文帝講了心裏話:“皇上太仁慈了,可我對不起皇上的一片愛臣之心,我犯了欺君之罪呀!”原來陳平並沒有病,是裝病。他爲什麼要裝病呢?他不想當丞相,要把相位讓給周勃。漢文帝問:“爲什麼?”

陳平就把他讓相的理由說出來了,原來高祖劉邦在位時,爲了保證漢朝宗室的傳承,規定“非劉氏者不得爲王”。高祖死後,惠帝懦弱,呂后不顧高祖遺訓,又立呂氏家族子弟爲王。使得諸呂勢力越來越大,劉家的勢力卻日益衰微。呂后死後,諸呂結黨,欲謀叛亂,丞相陳平認爲時機已到,與太尉周勃,共商大計,滅掉諸呂奪取政權。陳平認爲新帝繼位,應記功晉爵。周勃消滅呂氏集團,功勞比自己大,自己應該把丞相的位子讓給周勃,但是周勃不肯接受,認爲消滅呂氏集團,主謀是陳平。陳平便假裝有病,不能上朝。使文帝有理由任命周勃爲丞相,也使周勃義不容辭擔起丞相職務。

陳平把這一切都對文帝說清之後。又誠懇地說:“高祖在時,周勃的功勞不如我;誅滅諸呂時,我的功勞不如太尉。所以我願意把相位讓給他,請皇上恩准。”

文帝本來不知消滅諸呂的細節,他是在諸呂倒臺後,才被陳平和周勃接到長安的。聽了陳平的解釋,才知周勃立下了大功,便同意陳平的請求,任命周勃爲右丞相,位居第一,任陳平爲左丞相,位居第二。

文帝想做個有作爲的皇帝,他要親自過問國家大事。一天上朝時,他問右丞相周勃:“現在一天的時間裏,全國被判刑的有多少人?”周勃說不知道。文帝又問:“全國一年的錢糧有多少,收入有多少?支出有多少?”周勃還是回答不上來,感到慚愧至極,無地自容。

文帝看周勃答不出來,就問左丞相陳平:“陳丞相,那你說呢?”

陳平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您要想了解這些情況,我可以給您找來掌管這些事的人。”

文帝問:“那麼誰負責管理這些事呢?”陳平回答:“陛下要問被判刑的人數,我可以去找廷尉,要問錢糧的出入,我可以找治粟內史,他們會告訴您詳細的數字。”

文帝有些不高興,臉色沉下來說道:“既然什麼事都各有主管,那麼丞相應該管什麼呢?”

陳平毫不猶豫地回答:“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事無鉅細,每事躬親。丞相的'職責,上能輔佐皇帝,下能調理萬事,對外能鎮撫四夷、諸侯,對內能安定百姓。丞相還要管理大臣,使每個大臣能盡到自己的責任。”陳平回答得有條不紊,文帝聽了覺得有道理,連連點頭,露出滿意的笑容。

站在一邊的周勃如釋負重,十分佩服陳平能言善辯,輔政有方,深感自己是個武夫,才幹在陳平之下。他回到家裏,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想,自己雖說平定諸呂有功,但是輔佐皇帝、處理國政方面的才能比起陳平差遠了,爲了國家百姓着想,還是應該讓陳平做丞相。於是周勃也假稱有病,向文帝提出辭呈。

漢文帝非常理解周勃的心情,批准周勃的辭呈,任命陳平爲丞相(不再設左丞相)。陳平輔佐文帝,勵精圖治,促成了漢朝中興。

陳平和周勃兩位老臣,都是漢朝開國的元老,卻“虛己盈人”,互讓相位,光彩照人。

做人境界之高低,往往體現在一種胸懷上,有人凡事都與人斤斤計較不懂得謙讓,有人則把謙讓作爲做人的準則,凡事都體現出一種大度的胸襟。前者自然笨拙,後者自然高妙。

謙讓的故事3

牛頓

牛頓是科學史上的巨人之一。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建立了成爲經典力學基礎的牛頓運動定律;他進行了光的分解而創立了光學;在熱力學方面,他確定了冷卻定律;在天文學方面,他創制了反射望遠鏡,考察了行星運動規律,科學地解釋了潮汐現象,預言了地球不是正球體;在數學方面,他是微積分學的創始人……恩格斯在《英國狀況》一文中對他的偉大成就讚歎不已。然而他自我卻十分謙遜。當他臨終的時候,來探望他的親朋好友在病榻邊說:你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人……他聽了偉人二字便搖搖頭說:不要那麼說,我不明白世人是怎樣看我,我自我只覺得似乎是一個在海濱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了幾隻光亮的貝殼。但真理的汪洋大海在我眼前還未被熟悉,被發現哩。停頓片刻,他又說:假如說我比笛卡兒看得遠些,那是因爲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的緣故。說完這段話,他平靜地閉上了眼睛。

謙讓的故事4

珠穆朗瑪峯是世界第一高峯。1953年5月29日,新西蘭著名登山探險家埃德蒙·希拉里與嚮導丹增·諾爾蓋從珠峯南坡登上峯頂,其間有個小插曲至今令人感嘆。

這一天,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諾爾蓋默契配合,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將從珠峯尼泊爾一側也就是南坡成功登頂。就在距離最頂端僅有幾步之遙的時候,埃德蒙·希拉里卻停下了腳步。他知道,如果再前進幾步,那麼他就將成爲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登頂珠峯的英雄,而這是每個登山探險家夢寐以求的榮譽。但是,此時此刻的埃德蒙·希拉里卻作出了一個無私的決定——他轉身對跟在身後的丹增·諾爾蓋說:“你先上!”於是,丹增·諾爾蓋超越埃德蒙·希拉里,成爲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踏上珠峯頂端的人。

當時,埃德蒙·希拉里還爲丹增·諾爾蓋拍下了一張照片。照片中,諾爾蓋站在峯頂手舉一塊冰,上面插着隨風飛舞的旗子。後來,這張照片因記錄了人類首次登頂珠峯的壯舉而聞名世界。但遺憾的是,因爲丹增·諾爾蓋不會使用照相機,所以他沒有爲埃德蒙·希拉里拍下任何照片作爲紀念。此後很多年,埃德蒙·希拉里一直守口如瓶,沒有對外談論任何關於他的事。如今,爲紀念埃德蒙·希拉里,新西蘭5元紙幣的正面印有他的肖像。

謙讓的故事5

愛因斯坦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世的時候,就已經是一位聲譽顯赫的物理學家,深受人們的敬仰。在紐約河濱教堂所設的世界最偉大的學者的塑像中,愛因斯坦是惟一活着的人。但他並沒有被榮譽衝昏頭腦,始終堅持着謙遜的品質。他對別人把他當成偶像感到無法理解,對報刊上的宣傳和讚揚十分厭煩,非凡是那些記者、畫師、雕塑師來找他拍照、畫像、塑像,更使他難以忍受,他說他簡直成了這些行業的模特兒了。

愛因斯坦從不認爲自我是一個超人。他熟悉到,自我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過的道路的延伸,科學的新時代是在前人基礎上開闢的,所以他總是抱着敬仰和感激的心境讚賞前人的貢獻。他明白,在科學的道路上有許許多多人在共同奮鬥,各人有各人的工作,各人有各人的貢獻,所以他對同行的工作十分尊重。就是對自我的下屬和學生,愛因斯坦也沒有任何傲慢的表現,凡是和他接觸過的人,無不爲他的和藹可親和平等待人而感動。他還總結了這樣一個成功公式:a=x+y+z,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他認爲自我不是什麼天才,只是一個真理的忠實而勤勉的追求者。

謙讓的故事6

謙虛謹慎自矜其智非智也,謙讓之智斯爲大智;自矜其勇非勇也,謙讓之勇斯爲大勇。--《弟子箴言·崇禮讓》

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 -- 陳毅

我們不能一有成績,就象皮球一樣,別人拍不得,輕輕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績越大,越要謙虛謹慎。 -- 王進喜

在人生道路上謙讓三分,就能天寬地闊。---卡內基

謙讓別人就是處世之道。--- 野口英世

朋友交好,若要情誼持久,就必須彼此謙讓體貼。---喬叟

虛假的謙讓一出現,真正的謙讓就及時消亡。 ---馬克·吐溫

謙讓是身體的良心。--- 巴爾扎克

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謙讓三分,即能天寬地闊,消除一切困難,解除一切糾葛。---卡耐基

謙讓的故事7

戴震

清雍正年間,江水被推薦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見時,他緊張哆嗦,不能對答,於是推薦他的學生戴震。戴震口若懸河,分析問題切中要害,說得清清楚楚。皇上大爲興奮。問戴震說:你和教師比,誰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問: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爲什麼?戴震說:教師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學問,超過我一萬倍。皇上讚賞他的謙讓精神,賜爲翰林。

謙讓的故事8

梅蘭芳拜師

京劇大師梅蘭芳,他不僅僅在京劇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並且還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畫家齊白石爲師,虛心求教,總是執弟子之禮,經常爲白石老人磨墨鋪紙,全不因爲自我是外名演員而自傲。有一次齊白石和梅蘭芳同到一家人家作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賓朋皆社會名流或西裝革履或長袍馬褂,齊白石顯得有些寒酸,不引人注意。不久,梅蘭芳到,主人高興相迎,其餘賓客也都蜂擁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梅蘭芳明白齊白石也來赴宴,便四下環顧,尋找教師。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他就讓開別人一隻只伸過來的手,擠出人羣向畫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教師”,向他致意問安。在座的人見狀很驚訝,齊白石深受感動。

幾天後特向梅蘭芳饋贈《雪中送炭圖》並題詩道:記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貴動公卿。如今淪落長安市,幸有梅郎識姓名。梅蘭芳不僅僅拜畫家爲師,他也拜普通人爲師。他有一次在演出京劇《殺惜》時,在衆多喝彩叫好聲中,他聽到有個老年觀衆說“不好”。梅蘭芳來不及卸裝更衣就用專車把這位老人接到家中。恭恭敬敬地對老人說:“說我不好的人,是我的教師。先生說我不好,必有高見,定請賜教,學生決心亡羊補牢。”老人指出:“閻惜姣上樓和下樓的臺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博

士爲何八上八下”梅蘭芳恍然大悟,連聲稱謝。以後梅蘭芳經常請這位老先生觀看他演戲,請他指正,稱他“教師”。

謙讓的故事9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叫孔融他們七兄弟從最小的小弟開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而孔融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爲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着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謙讓的故事10

河伯望洋興嘆的故事

相傳古代黃河一向歸河伯管轄。這位河伯十分敬業,始終守護着黃河,所以沒有時間到黃河以外的地方去看看,所以他深爲黃河滾滾的浪濤而感到驕傲,認爲天下壯觀的景象全在自我那裏。得意之餘,他決定到別處看看,於是順流而下,一向到了北海。河伯站在北海邊向東望去,只見海天相連,一眼望不到邊,不禁十分感慨,對北海海神說:"俗語說“聽了幾條道理,就以爲天下再沒有比得上自我的”,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並且我曾聽說過“孔丘懂得的東西太少”“伯夷的高義不值得看重”的話,開始我還不相信有那樣狂妄自大的人!此刻我親眼看到了浩瀚無邊的大海,要不是我來到你那裏,我必須會永遠被那些有見識的人恥笑。"

謙讓的故事11

以前媽媽媽媽曾送我一本書,裏面有一個小故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仁義衚衕”。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在明朝時期,有個山東人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裏蓋房爲地基而與鄰居爭吵,希望他能借權望來出面解決此事。他看後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爲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二尺又何妨。”家人讀後覺得很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家見他家如此,也有些感悟,同樣效法。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兩家人和睦相處,鄰里行人都方便,大家把這條衚衕取名爲“仁義衚衕”。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與人發生爭執時,互相謙讓,都往後面退一步,往往就能解決問題。

謙讓的故事12

在很久很就以前,動物王國裏有一隻小白兔,名字叫米菲.她非常懂得謙讓,性格也十分開朗.

這天,是兔媽媽米雅的生日,於是,米菲便早早地起了牀,準備去給媽媽一份最驚喜的禮物.她出了.米菲在溫暖的陽光下走着,心情無比的舒暢,小花和小草隨着風飄揚......“啊,太美了!“米菲說到,“我不如送媽媽幾枝花吧,不行,送......“米菲想着想着就到了獨木橋.

沒想到,她剛上橋,對面的山羊爺爺也上了橋.米菲見了,趕快轉頭退下橋.山羊爺爺笑着說:“不用不用,這不,我又沒啥事兒,只是出來溜溜.你先過,你先過!“一邊說,一邊向後退.“不不不,爺爺您先走,您先走.老師都說過要‘尊老‘呢!謙讓是中華人民的美德.您是老年人,我是兒童,當然應該讓您了!““這孩子,哈哈哈!“最後,山羊爺爺說不過米菲,只好先過去了.“爺爺,再見!““米菲,謝謝你!“米菲與山羊爺爺揮手告別.

和爺爺分手之後,米菲覺得不需要再向前走了,她認爲:這就是送給媽媽最好。

謙讓的故事13

謙讓是我國的一種傳統美德,想在現實社會中尋找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例子,卻很難把它找到。像“謙讓”這樣的事J清在我的身邊很少發生,原因很簡單:我是個直性子的人。哈哈,照此來說,那“謙讓”的例子不就沒有了嗎?您彆着急,在各種宴會上,比如結婚時客人就坐,不就發生了一種微妙的“謙讓”關係了嗎?

我聽朋友講過《聊齋志異》中一個關於“謙讓”的樂極生悲的小故事:一羣人熱鬧地讓座,有一個人拉住另一個人的袖子,想把他拽上座去。那個被拉住的人使足全身力量向後躲閃。雙方勢均力敵,互不相讓。突然,拉袖子的人手一鬆,被拉袖子的胳膊猛地向後一衝,正好撞在後面看熱鬧的人的大板牙上,一聲脆響—雙牙落地!我聽完後,不禁感到後怕:幸虧我不愛看熱鬧,不然,我的板牙恐怕也會落個像這個人一樣的悲慘下場啦!

近年來,考場讓座之風頻繁出現。本人也經歷過一次。

學校期末考試時,因爲是打亂順序分考場,我也不害怕別人抄襲了,便放鬆了警惕。我來到考場時,坐在前面的男生說:“大姐啊,我知道您的語文成績最好,總是第一,您……讓我看看行嗎?”我想:“這個人怎麼這麼神通呢,啥都知道,先假裝許諾,不讓他看!”我說:“行吧,你可別讓老師發現了!”他說:“誰我不敢抄啊?”我心想:得,這回碰到個能抄的主,真慘!

後來,監考老師轉悠到我旁邊就不走了,我心裏暗暗高興,前面的“神抄”一看有老師,哪還敢抄啊?!考完以後,他說:“這老師是不是有毛病啊,不到前面看着,在後面看?”

考場讓座之風之所以如此盛行,就是因爲一些學生品德的敗壞和好學生的軟弱,所以,父親給我的教誨,真是總結了這一點:該讓時讓,不該讓時不要讓……

我將永生銘記……

謙讓的故事14

放暑假了,朵朵一家準備去野外度假。在度假前一天晚上,她們一家都在忙着準備生活用品。文具們就從書包裏探出頭來,爬上書桌聊起天來。

“朵朵最喜歡那個穿着粉色婚紗、梳着兩個馬尾辮的洋娃娃,這次度假也帶着她,她們兩個真是形影不離呀!”橡皮說。

“朵朵最喜歡的應該是戴在她脖子上的那條項鍊,那是在她七歲生日時,姑姑送給她的。朵朵只要一戴上它,就不會把它摘下來。”鉛筆不甘示弱地說。

練習本搶着說道:“朵朵最珍惜我們了,比如說我,當她每次寫作業時,都把字寫得端端正正,從不在我身上亂塗亂畫。”

聽練習本這麼一說,文具們都嘰嘰喳喳地吵成一片,像熱鬧的菜市場一般。

聽着這番吵聲,練習本大聲喊道:“你們先別吵,先別吵!現在你們排成一隊,我點到誰,你們就依次上來說一說朵朵最珍惜誰。”

聽了練習本這番話,文具們頓時安靜下來。它們有的推,有的擠,快速地排成一隊,等待練習本報到自己的名字。

“刨筆捲你先上來吧。”

“我覺得朵朵應該最珍惜我,每次把筆刨尖之後,都會把我肚子裏的‘垃圾’清理得乾乾淨淨。”刨筆捲是個大嗓門,一說話就把身旁的練習本吵得不耐煩。

“自動鉛筆你上來說。”

“我覺得朵朵最珍惜我,每次用我寫完作業之後,都會把裏面的短筆芯取出來,使我的身體從不會堵塞。”

……

突然,朵朵推開房門走進來說:“剛纔的一切,我都聽到了。你們中的每一位我都非常珍惜,你們應該學會謙讓。”

謙讓的故事15

狹偌.帕蒂

歌唱家狹偌.帕蒂拉舉行獨唱音樂會,那位鋼琴伴奏者自顧自,彈的很響,以致經常蓋住帕蒂拉的歌聲,帕蒂拉雖頻頻向他示意,他竟全然不覺。演唱會結束時帕蒂拉握住鋼琴伴奏者的手,謙虛的說:"先生,這天我很榮幸能參加你的鋼琴獨奏會,並用歌聲來爲你伴奏,特此表示忠心感謝!"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