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故事(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2.04W人 

三十六計故事1

從前,狗、貓、鼠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了食物,大家一起分享;有了敵人,大家一起抵禦,一直過着舒舒服服的日子。可現在我們眼中的它們,怎麼就成了天敵呢?讓我給你們講個吧!

三十六計故事(彙編15篇)

一天,狗突然生起病來,貓和鼠自然很盡力地照顧它。可沒過幾天,老鼠也生病了。這下可把貓給累壞了,整天忙忙碌碌。時而出去覓食,時而給它們端茶倒水,時而陪它們看病抓藥。真辛苦啊!

這天,貓照例出門找尋食物,可是今天的運氣好象不是很好,找了好久,還是一無所獲。貓束手無策,只好坐在銀杏樹下唉聲嘆氣。

這時,一隻松鼠從銀杏樹上跳到貓跟前,“貓大哥,爲何嘆氣呀?”“唉,我的兩個朋友病了,我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這可怎麼辦呀?”“貓大哥,你已經仁至義盡了,久病牀前無孝子,何況你又不是它們的兒子。你整天跟兩個病癆子在一起,當心你自己的身體呀!”貓沉思良久,沒有說話,可是松鼠清楚地知道,貓已經動搖了。

貓果然沒再回去照顧兩位老朋友,松鼠卻找來藥和食物去看望它們,順便說了一大堆貓的壞話。幾天後,狗和鼠痊癒了,鼠去找貓理論,結果被貓咬得遍體鱗傷,逃進洞裏。接着,狗又去找貓交涉,貓哪裏是狗的對手,逃上房頂,才保全了小命。

松鼠的成功離間,使貓、狗、鼠成了永遠的敵人。

三十六計故事2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美人計

對付兵力強大的敵人,應該主動攻擊他們的主將;對有智慧的將帥,就應該破壞他們的情緒.敵人的將帥軟弱無能而且士兵士氣低沉時,敵方的實力就會自己被削弱.利用這種作戰方式可以達到保衛自己的戰咯目的.

春秋時吳越之戰,勾踐兵敗,被罰在吳王宮裏服勞役.後來越王勾踐騙取了夫差的信任,被放回國.勾踐回國之後,臥薪嚐膽,不忘雪恥.

吳國強大,靠武力,越國根本不是對手.越大夫文種向越王獻上一計:“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要想復國雪恥,應投其所好,衰其鬥志,這樣,可置夫差於死地。”於是勾踐採納了文種的“美人計”,挑選了兩名絕代佳人:西施,鄭旦,送給了夫差,並年年向吳王進獻珍奇珠寶。後來,吳國進攻齊國,勾踐還出兵幫助吳王伐齊,藉以表示忠心,麻痹夫差。吳國打勝之後,勾踐還親自到吳國祝賀。

夫差認爲勾踐已被他臣服,所以一點也不知道懷疑,整日飲酒作樂,根本不想過問政事。大臣伍子胥力諫,希望吳王能專於政事,但都被西施,鄭旦花言巧語給擋了回去。後來二女又從中挑撥伍子胥有謀反之心,結果伍子胥力諫無效,反被逼自盡。勾踐看在眼裏,喜在心中。

公元前482年,勾踐乘夫差北上會盟之時,突出奇兵伐吳。由於吳王根本沒料想越國會反擊,再加上軍隊長年閒散慣了,根本沒有戰鬥力了。

公元前473年,吳國終於被越所滅。夫差後悔莫及,拔劍自刎。

三十六計故事3

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成功登上皇位,即宋太祖。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等衆多功臣,也都是位高名顯。趙匡胤擔心他們的勢力一旦強大起來,會嚴重危及到他的皇位。

但他又不忍心、也沒有理由突然置他們於死地,於是,趙匡胤突發“上屋抽梯”的辦法,設家宴請衆功臣到位。正當大家酒醉飯足之時,趙匡胤忽然站起來,陰沉着臉對大家說:“自從我當上皇帝后,我日夜難以安寧。還是你們好,自由自在的。”衆將說:“如今太平天下,誰還敢威脅您的皇位呢。”趙匡胤說:“你們肯定是忠誠於我的,但不能保證,你們的部下要擁立你等爲王,是由不得你們了。”衆人一聽,他話裏有話,不由驚出一身冷汗,忙問:“那我們如何是好呢?”,趙匡胤接着說:“你們若能平靜地安享榮華富貴,不問國事、免除國事的紛爭,是最好不過了。各位要能卸甲歸田,我會賜許多的財寶給你們,讓大家頤享天年。否則的話,大家的個人安危,我就不能保障了”。衆將領聽罷這一席軟中帶硬的話語,覺得這無疑是一頓“鴻門宴”,儘管十分不甘心,但爲了保命,只能紛紛告老還鄉去了。自此,趙匡胤不費一槍一彈,不冤殺一人,他的皇位如願穩定下來。

三十六計故事4

自從看了《三國演義》,妻子變得越來越詭祕。

中秋節那天,妻子神祕地將頭探到我跟前,悄聲說:“老公!我帶你去看一個東西,我太想要了!”

切!老一套。肯定又是拉我去商場,不是衣服就是包包,能有什麼新花樣。

起身跟隨妻子走,走着走着,她卻將我帶進了新區。

新區的建設真是太神速了,原來還是一片荒地,眨眼間就變得有模有樣了。寬敞的大道,整齊的樓房,尤其是樓房前面的公園,更是建設得錯落有致,繁花似錦。湖水清凌凌的,裏面魚兒戲水;小草碧綠碧綠,一幅鳥語花香的唯美畫面。

“不錯!不錯!”我不禁贊嘆道。

“看這裏的空氣多清新哪!要是我們生活在這裏,那該是神仙過的日子吧!”

“當然,當然。”

我話音剛落,妻子又興奮地拉着我手前行,趔趄地來到一排房子前。

“喏!就是這座房子,二樓,站在上面正好看見湖面,那感覺真是太……”

“什麼?你想要買房子?”我如夢方醒,差點兒跳起來。

“是呀,咱努努力,這裏多好哇!”

我大腦一陣混亂,差點兒暈過去。

我們現在住的房子在市中心,離鬧市區很近,離超市、菜市場都很近,生活方便。況且這房子5年都不到,想當初,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纔算買下。不說傾家蕩產也差不多。可是,如今這腳跟未站穩,又要棄之而去,再買房子,簡直是異想天開。

“你以爲這是一件衣服呀!扔了再買!咱能擁有現在的房子不錯了!這裏環境好,將來還有更好的,你這不是朝三暮四嗎!這裏環境好,咱想來可以開車來玩嘛!”

我狠狠地批評着妻子。

妻子也自知理虧。在我的教訓下,默默低下了頭。末了,她仰臉說:“你出差把車開走了,我和孩子想來多不方便哪!”

“不行,給你也買一輛小車嘛!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嘛!”

“好哇好哇!我相中那輛紅色的……”

妻子話未完,我自知中計了。

三十六計故事5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圍魏救趙

攻擊兵力集中的敵人,不如分散它後再打,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不如打擊氣勢衰落的敵人。

公元前355年,魏惠王派大將龐涓攻打趙國都城邯鄲。

趙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令田忌爲將,並起用孫臏爲軍師,領兵出發。

大軍進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想直逼趙國邯鄲,孫臏制止他說:“目前魏國的軍隊已經把邯鄲圍上了,現在去救已經晚了,現在魏國精兵頃國而出,若我們直攻魏國,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定會自解。我們再於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於是田忌率軍隊直接向魏國都城衝去。魏國主力全被派往圍攻邯鄲去了,國內軍力空虛,根本無法阻擋齊軍。魏惠王急令龐涓撤軍回國。龐涓接令後,日夜行軍向回趕。在路上中了齊軍的埋伏。齊軍大勝,趙國之圍遂解。

三十六計故事6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反客爲主

抓住有利時機插足進去,掌握它的要害部位,逐漸加以控制.

三國時期,袁紹和韓馥是昔日盟友,當年曾經共同討伐過董卓.後來,淵紹勢力漸漸強大,總想不斷擴張,但苦於糧草缺乏,十分犯愁.老友韓馥便主動派人送去糧草.幫袁紹解決困難.

袁紹覺得等待別人送糧草,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他採納下屬的建議,決定奪取韓馥鎮守糧倉冀州.

他首先給公孫瓚寫了一封信,建議與他一起打冀州.公孫瓚欣然應允,準備發兵.

袁紹又暗地派人去見韓馥,勸他聯合袁紹共同對付公孫瓚.韓馥無奈,只得邀請袁紹帶兵進入冀州.希望袁紹可以念在往日情分上,幫自己一把,一起抵抗公孫瓚.這位請來的客人,表面上尊重韓馥,實際上他已逐漸將自己的部下一個個安排到冀州的要害部位.這時韓馥才知道,他這個主已被客缺而代之了,現在自己的生殺大權已經握在請來的朋友身上,而自己已經失去了對冀州的控制,弄不好自己這個主人,會被請來的客人殺死的.爲了保全性命,他只得隻身逃出冀州.

三十六計故事7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假癡不癲

寧僞裝作自己十分糊塗,不知道有這事而不有所爲,也不應該假裝聰明而輕舉妄動。而是要三思而後行,要沉着冷靜,深藏不露,這如同雲勢壓住冬雷且不露一點機巧,來春而待機爆發一樣。

秦朝末年,匈奴內部**變動,人心不穩。鄰近一個比較強大的民族東胡,便藉機要匈奴爲他們獻上國寶千里嗎。沒想到匈奴單于冒頓竟同意了。

東胡緝拿匈奴如此軟弱,又向冒頓要一名妻妾,冒頓又順從了他們。東胡連連得手。 不久,東胡又看中了匈奴與他們交界的一片荒原,就派使臣去匈奴,要匈奴以次地相贈。 匈奴將領們以爲冒頓一再忍讓,這次恐怕又得答應了,誰知冒頓卻說:“荒原雖然無人煙,但也是我匈奴的國土,怎可隨便讓人?”於是,下令集中部隊,進攻東胡。

匈奴將士早就受夠了東胡的氣,這一下,人人奮勇爭先,銳不可擋。東胡做夢也沒想到那個癡愚的冒頓會突然發兵攻打自己,根本毫無防備,只得倉促應戰。結果是東胡被滅,一味逞強的東胡王也被殺於亂軍之中。

三十六計故事8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順手牽羊

當用兵作戰的時候,我軍應該密切注意敵方的情況,從中洞察敵方所存在的漏洞,疏忽,即使是再小的勝利,我們也應該主動去爭取。因爲敵人的疏忽,漏洞,就是我方小的勝利

公元383年,前秦統一了黃河流域地區,國勢強盛。前秦王符堅坐針項城,調集九十萬大軍,準備一舉殲滅東晉,他派其弟符融爲先鋒攻下壽陽,初戰告捷。東晉將領謝石得知前秦百萬大軍尚未齊集,決定抓住時機,擊敗敵方前鋒,挫敵銳氣。謝石先派勇將劉牢之率精兵五萬強渡洛樟,殺了前秦守將樑成,重創秦軍。謝石率師抵達肥水一線,駐紮在八公山邊,與駐紮在壽陽的前秦軍隔岸對勢。符堅見東晉陣勢嚴整,不敢貿然出擊,命令堅守河岸,等待後續部隊。

謝石感到機會難得,於是派人送去了一封挑戰的信,信中說道:“我要與你舉一雌雄,如果你有膽量與我決戰,你就暫時退一箭之地,讓我渡河與你比個輸贏。”符堅果然中計,決定暫退一箭之地,等東晉部隊渡到河中間,再將晉兵全殲水中。

他哪料到此時秦軍士氣低落,撤軍令下,頓時陣腳大亂。秦兵以爲自己戰敗了,一個個無心戀戰,都各顧各的向後面逃竄開來。

謝石抓住戰機指揮東晉兵馬,迅速渡河,乘敵人大亂,奮力追殺,前秦大敗。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打草驚蛇

如果有疑點應該偵察確實,待事情明瞭之後再作行動:反覆偵察而後採取計策,乃是發現暗藏敵人的重要手段。

公元231年,諸葛亮出兵包圍祁山,爆發了蜀漢北伐曹魏的第五次戰爭。

蜀國山多路遠,交通不便,運送軍糧十分困難,不宜久戰。司馬懿深知蜀軍弱點,監守不戰,讓蜀軍糧儘自退。

此時,吳國與魏國已在洛陽議和,東吳正出兵進攻西蜀。諸葛亮怕倆面受敵,便祕密傳令,向西川退卻。司馬懿的探兵馬上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她。司馬懿怕中埋伏,不敢出擊,但又不願放棄這大好戰機,便暗暗想出了一個“打草驚蛇”的計策

他利用張和只帶領幾千人馬在前面追擊蜀軍。張和自稱勇猛,率兵冒然追擊,陷入埋伏,

結果蜀軍萬箭齊發,把張和他的部隊全都射死了。司馬懿暗暗慶幸自己使了這個“打草驚蛇之計,保全了魏軍的主力。

三十六計故事9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隔岸觀火

當敵方內部矛盾激化,秩序混亂之時,我方應該靜觀其變,等待地方出現進一步爲難的局面,好讓對方相互內訌。我軍則坐收魚翁之利,順應着時間變化而消滅敵人。 東漢末年,袁沼兵敗身亡,袁尚。袁熙兄弟投奔烏恆,曹操進兵擊敗了烏恆,袁氏兄弟沒法只有去投奔以前有過過節的遼東太守公孫康。曹營諸將向曹操進言,要一鼓作氣,平定遼東,捉拿二袁。

曹操哈哈大笑說,”你等勿動,公孫康自會將二袁的頭送上門來的。”於是下令班師,轉回許昌,靜觀遼東局勢。

公孫康聽說二袁來降,心生疑慮。當他探聽到曹操已經轉回許昌,並無進攻遼東之意時,認爲收容二袁有害無益。於是預設伏兵,招見二袁,一舉擒拿,割下首級,派人送到曹操營中。衆將見此,不由打心眼裏佩服曹操的深謀遠慮。曹操笑着對衆將說,公孫康向來懼怕袁適吞併他,二袁上門,他們必定猜疑。如果我們急於用兵,反而促成他們的合力抗拒。我們退兵,他們肯定會自相火併。我們隔岸觀火,不費一兵一卒就除掉了倆個大敵,既保存了我們的實力,又爲下一步消滅公孫康打下好的基礎。

三十六計故事10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拋磚引玉

用某種相似的東西去引誘敵人,使敵人上當受騙,然後再攻擊對方。

公元932年夏,董璋召集手下各路將領,商議對西川用兵,並打算一舉攻下成都。 西川節度使孟知祥素知董璋英勇善戰,一時拿不定主意戰還是和。於是,他的副使趙季良出了一個“拋磚引玉”之計。孟知祥只派了很少的兵將留守在戰線的第一線,第二線,而把西川主力軍留在漢州後面,作爲第三線,伺機與董璋主力決戰。

董璋率東川精銳部隊進入西穿,一舉就攻破了西川第一,第二線的防守,直逼第三線。董璋被假象所矇蔽,認爲西川主力對自己並無太大危險,所以率部隊繼續長驅直入,由於東

川軍隊長途跋涉,戰鬥力很差。而西川軍則長期以逸待勞,將士們一個個磨拳擦掌。經過激戰,西川軍大勝,收復了全部失地。

三十六計故事11

借屍還魂原意指已經死亡的東西,又藉助某種形式得以復活,用在軍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沒有作爲的勢力來達到我方目的的'策略。出自《三十六計》第十四計—借屍還魂。迷信人認爲人死後靈魂可附着於別人的屍體而復活。後用以比喻已經消滅或沒落的事物,又假託別的名義或以另一種形式重新出現。計名“借屍還魂”可能源於一個關於“八仙”之一的鐵柺李得道成仙的傳說。

相傳鐵柺李原名李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一次,其魂魄離開軀體,飄飄然遊玩於三山五嶽之間。臨行前,他囑咐徒弟看護好遺體,但李玄魂魄四處遊山玩水,流連忘返。徒弟們等待久了,見師傅的遺體老是僵在那裏,總也活不過來,便誤以爲他已經死去,就將其火化了。待李玄神遊歸來時,已不見了自己的軀體,魂魄無所歸依。恰好當時附近路旁有一餓死的乞丐,屍體還算新鮮,李玄於慌忙之中,便將自己的靈魂附在了這具乞丐屍體之上。借屍還魂後的李玄,與原來的李玄已面目全非,蓬頭垢面,坦腹露胸,並跛一足。爲支撐身體行走,李玄對着原乞丐用的一根竹杆噴了一口仙水,竹竿立即變爲鐵杖,借屍還魂後的李玄也因此被稱爲鐵柺李,而原來的名字卻反被人忘卻了。

三十六計故事12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混水摸魚

我方應該乘敵反哪個內部混亂,利用有利時機藉機行事,從而在敵方六神無主的情形下取得勝利。

唐朝開元年間,契丹叛亂,多次侵犯唐朝。朝廷派張守圭爲幽州節度使,平定契丹之亂。 張守圭派王悔代表朝廷到可突幹營中宣撫,並命王悔一定要探明契丹內部的底細。王悔探聽到李過折一向與大將可突幹有矛盾,倆人貌合神離,互不服氣。

王悔先是裝作不瞭解李過折和可突幹之間的矛盾,當着李過折的面,假意大肆誇獎可突乾的才幹。

李過折聽罷,怒火中燒,王悔乘機勸說李過折,歸順朝廷。並辭別契丹王返回幽州。 第二天晚上,李過折率領本部人馬,突襲可突乾的中軍大帳。可突幹毫無防備,被李過折斬於營中。忠於可突乾的大將蔗禮召集人馬,與李過折展開激戰,殺了李過折。張守圭探得消息,立即親率人馬衝入契丹軍營,生親蔗禮,大破契丹軍,終於平息契丹叛亂。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金蟬脫殼

我軍要始終保持現存的兵力戰鬥狀況,而且在各個方面特別是外形上不斷修整完備:這樣一來,我軍盟友就不會產生疑惑,敵一方就不敢輕舉妄動,我軍則乘敵人沒有懷疑之際脫離所處的陷阱,這樣做就是一種順人理應人情的事。

東漢末年,袁紹調集十餘萬精兵企圖南下襲擊曹操。這時,劉備以徐州爲中心,乘袁,曹倆軍對峙的時機擴展自己的勢力,兵力逐漸強盛,地盤逐漸擴大。

劉備的崛起,引起曹操的恐慌。曹操一方面假造曹軍要北上決戰的假象,另一方面又在官渡虛設曹軍大本營,迷惑袁紹。這一切部署完畢,曹操就親率主力大軍分五路東征劉備。 劉備急忙修書向袁紹求救,而袁紹卻加以推拖。致使延誤了戰機,等到再想發兵南下時,曹操已去擊敗劉備,率主力回到官渡。這時袁紹才承認中了曹操的“金蟬脫殼”之計,後悔不已。曹操也沒有了後顧之憂,專心在官渡迎戰袁紹,致使袁軍最後慘敗。

三十六計故事13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借屍還魂

很多表面上看起來有用的東西,其實不能爲我們所用:很多表面上不能用的東西,常常有時可以利用它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借用那些不能用的東西而使用它,其實我並不是像求助於人的愚昧,而是愚昧之人求助我。

公元234年,諸葛亮率領蜀軍六出祁山,由於操勞過度,不久病死軍中。臨終前擔心魏軍得知自己的死訊,定會大舉圍攻蜀軍。所以安排將領一定要隱瞞自己的死訊,並按自己的老辦法撤軍。

天亮後,探子報告司馬懿:“諸葛亮已死,蜀軍全部撥寨啓程。”

司馬懿連忙親率軍隊追趕蜀軍,樹影中飄出中軍大旗,數十員戰將擁出一輛四輪車,諸葛亮端坐車上,司馬懿一見趕緊下令收兵,而蜀軍見狀也匆匆按原路撤退。

走過很久,司馬懿才接到談報說諸葛亮確實已死,適才坐在戰車上的耐是個木雕的塑像。司馬懿後悔莫及,嘆道:“諸葛亮雖然死了,但我還是中了他的〈借屍還魂〉之計啊~!”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調虎離山

當天時到了對敵方不利的時候,我軍再去圍困它,用表面上的假象而去誘惑它,使它喪失它的絕對優勢,結果使敵人一方由主動變爲被動。

公元199年,孫策欲向北推進,準備奪取江北盧江郡。針對軍閥劉勳極其貧財的弱點,孫策投其所好,送上厚禮,並在信中對其吹捧,還以弱者的身份向劉勳求救。劉勳昏了頭,忘呼所以,認爲孫策根本不具備威脅自己的能力,所以放鬆了對孫策的警惕。

孫策見劉勳親自率領幾萬兵馬來攻擊,城內空虛,心中大喜,立即率領人馬,水陸並進,不費吹灰之力就控制了盧江,劉勳這才知道上當了,由於無處可去,只得投降了孫策。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慾擒故縱

在作戰之時,如果把敵人逼急了,他就會拼死反撲,假如讓他跑掉,則可削弱他的氣勢。敵人逃跑時只須跟隨而不要緊緊地追趕,而後讓逃跑的敵人消耗體力,消耗鬥志,等到他們跑散後,再捉拿他們,這樣就不需要撕殺而兵刃相見。所以必須有耐心,有誠心,那麼我軍就會大吉大利。

西晉末年,幽州都督王浚圖謀不軌。晉朝名將石勒聞訊後,打算消滅王浚的部隊。 他派門客王子春帶了大量珠寶,敬獻王浚。並寫信向王浚表示願擁戴他爲天子。王浚不知是計,內心十分高興,不僅接受了禮物,還熱情的接待了王子春。

公元314年,石勒覺得時機已到,就派人給王浚送信,說自己背棄晉朝,率領自己的部隊來投靠他,希望到時候可以接應一下。王浚看信後大喜,馬上同意了,並催他早點過來。 石勒親自率領部隊攻打幽州。這年4月,石勒的部隊兵臨城下,王浚還矇在鼓裏,以爲石勒擁戴他稱帝,並專門設宴招待石勒。石勒於是乘機帶人扣住了王浚。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將士捉拿時,才如夢初醒。

三十六計故事14

成語名稱:三十六計,走爲上計

成語拼音: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分句;用於勸說詞。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複句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了事。

成語來源:《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

成語造句:高陽《胡雪巖全傳·煙消雲散》:“三十六計,走爲上計。你從現在起始,就要預備,最好三、五天之內料理清楚,我們開溜。”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的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期,齊明帝暴病而死,王敬則倉卒在東面起義,朝廷十分震驚。東昏侯在東宮召集手下密議反叛,派人登樓觀察,看到徵虜亭發生火災,說王敬則來了,假裝要走。有人告訴王敬則,王敬則譏笑檀道濟父子逃走不負責任。

三字開頭的成語

三月不知 三思而後 三十六計 三十六策 三年不窺 三過其門 三生有幸 三令五申 三顧茅廬 三人成虎

包含有三字的成語

餘音繞樑 此地無銀 二桃三士 二桃殺三 馮諼三窟 三日打魚 三十六策 士別三日 一飯三遺 一沐三捉

三十六計故事15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趁火打劫

當敵方身處困難,危險的境地時,就應該利用這一絕好的時機獲取自己一方的利益,就要乘機出兵打擊敵人從而取得勝利。

戰國時期,爲了對付秦國的擴張,魏,韓,齊,楚,燕,趙等六國常常聯合抗秦,這種聯合,歷史上稱爲合縱。

這時魏國和韓國之間發生了戰爭。秦惠王見機會難得,便打算以出兵援助某一方爲藉口打擊另一方。策士陳軫對秦惠王說:“魏韓倆國戰爭時間不長,次數不太多,主力均未傷,秦如出兵,倆國必聯合抗秦,則秦無異引火燒身。而如果待他們倆敗俱傷,秦趁火打劫,不費吹灰之力便能降服韓,魏倆國。”秦惠王聽從了陳軫的意見,沒有急於出兵。果然不出陳軫所料,魏,韓倆國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雙方的戰爭上,早就忘了背後有個虎視眈眈的秦國。

後來,秦惠王出兵征伐韓,魏倆國,一舉就征服了他們,秦國因而成了一方霸主。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聲東擊西

當敵方神志混亂而且疲憊不堪的時候,我軍應該抓住地方失去控制的有利時機而靈活地運用時東時西,似打似離等戰爭謀術,進一步造成敵人的錯覺,使敵人不能正確地判斷事物的取向,然後乘機消滅敵人。

東漢時期,地處大漠西緣的莎車國,煽動周邊小國,貴附匈奴,反對漢朝。爲了平定西域的戰亂,漢朝派班超出使,班超決定首先平定莎車國。莎車國王向龜茲求援,龜茲王親率五萬人馬援救莎車國。班超兵力也只有二萬五千人,敵衆我寡,難以力克,惟有智取。 班超先派人在軍中散佈對自己的不滿言論,製造準備撤退的跡象,並且故意讓莎車俘虜聽得一清二楚。

當日黃昏,班超命令于闐大軍向東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慌亂之際,故意讓俘虜趁機脫逃。俘虜逃回莎車營中,急忙報告漢軍慌忙撤退的消息。龜茲王大喜,立刻下令兵分倆路,追擊逃敵人。

班超趁夜幕籠罩大漠,只撤退了十里地,部隊就地隱蔽。龜茲王求勝心切,率領追兵從班超隱蔽處飛馳而過。班超立即集合部隊,與事先約定的東路人馬,迅速回師,殺向莎車。莎車王和軍營上下正在飲酒作樂。班超的部隊天降神兵,莎車軍猝不及防,頃刻間土崩瓦解。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無中生有

用假象去欺騙敵人,但並非是弄假到底,而是讓敵人把受騙的假象當做真相,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護真相。利用對方已經產生的錯覺,假象就能夠掩護真相。按照易卦的道理,就是利用小的家鄉,繼而用大的家鄉,最有突然變爲真相。

戰國末期,六國爲了仰制秦國的對外擴張,都互相建立攻守同盟,尤其是秦國邊上的齊楚倆個大國當時關係非常密切,對秦國構成極大威脅。秦王派張儀使楚國。張儀知道楚懷王是個貪圖小便宜的人,並且沒有什麼雄心大志,關鍵時刻就會見利忘義,於是就想了一個“無中生有”的計謀,並很快實現了諾言。

張儀帶厚禮拜見楚懷王,說秦國願把商於之地六百里送給楚國,但要楚國絕齊之盟。懷

王一聽,覺得有利可圖,痛快地答應了。

楚懷王向秦國要土地。張儀卻說:“秦國的土地全是憑着打仗得來的,哪能輕易送人呢?我說的是我自己的六裏俸邑,大概楚王聽錯了吧!”楚懷王大怒,發兵攻秦,但此時秦,齊已結盟,楚國昔日的盟友非但沒有出兵援助楚國,反而響應秦國的號召,從側面配合秦軍反攻楚國。在倆國夾擊之下,楚軍大敗,最後楚懷王只有割地求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