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的故事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1.56W人 

長城的故事1

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留存至今最爲偉大的建築之一,前前後後修築了幾千年,所以關於長城的傳說和故事自然是數不勝數,而最有名的想必大家也都聽過,那就是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不僅是對婦女忠貞的傳頌,也是對封建暴政的斥責。

長城的故事彙編15篇

孟姜女與範喜良一見鍾情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這樣的,在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裏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人,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範喜良,是來逃難的。

原來這時秦始皇爲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範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而範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們倆兒心心相印,徵得了父母的同意後,就準備結爲夫妻。

新婚三天範喜良被抓

孟家莊有一無賴,平時喜歡拈花惹草,無所事事,多次上門求親,孟老漢堅辭不允,他便懷恨在心,伺機報復。如今聽說了範喜良之事,便偷偷地到官府去告了密,帶着官兵來抓人。

這時孟家還矇在鼓裏呢,他們剛剛新婚三天,仍沉浸在喜悅之中,忽然嘩啦啦一聲,大門被撞開了,一羣官兵衝進來,不由分說,把範喜良繩捆索綁就要帶走,孟姜女急忙撲上去,被官兵一把推開,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夫君被官兵帶走了。

不畏艱險踏上尋夫路

自此孟姜女日夜思君,茶不思,飯不想,憂傷不已。轉眼冬天來了,大雪紛紛,姜女想丈夫修長城,天寒地凍,無衣禦寒,便日夜趕着縫製棉衣,邊做邊唱起了自編的小曲:月兒彎彎分外明,孟姜女丈夫築長城,哪怕萬里迢迢路,送禦寒衣是濃情。

一路上,也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於,憑着頑強的毅力,憑着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牆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範喜良嗎?民工說:有這麼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說: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哭到長城投海自盡

猛地聽到這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範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於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爲他已經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的美色,想逼迫她做妃子。孟姜女假意答應下來,但要求秦始皇先辦三件事:

一、請和尚給範喜良念四十九天經,將他好好埋葬;

二、要求秦始皇親自率文武大臣哭祭範喜良

三、埋葬範喜良後,孟姜女要求去遊,三天後才能成親。

不幾日,長橋墳墩已全都造好,秦始皇身穿麻衣,排駕起行,過長城上長橋,過了長橋來到墳前祭奠。祭畢,秦始皇便要孟姜女隨他回宮。孟姜女冷笑一聲道:你昏庸殘暴,害盡天下黎民,如今又害死我夫,我豈能作你的娘娘,休可妄想!說完便懷抱丈夫遺骨,跳入了波濤洶涌的大海。一時間,浪潮滾滾,排空擊岸,好像在爲孟姜女悲嘆。

長城的故事2

你們好,我叫趙帥超你們可以叫我趙導,今天我們要去長城遊玩,我記得毛澤東爺爺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話說的非常好。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你們知道嗎長城用一萬三千多里長呢!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長城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修築而成的。長城也很寬五六匹馬可以並行。

站在長城腳下,踏着方磚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就會想起古代修建長城的勞動人民來,但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沒有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着無數肩膀和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擡這陡峭的山嶺。

還有一個有關長城的故事呢!從前有一個姑娘叫孟姜女,她長的很漂亮,突然有一天秦始皇下令把所有年輕的男人都抓起來讓他們來修築長城其中也有孟姜女的丈夫,過了幾年後,孟姜女很着急,然後孟姜女就去找自己的丈夫,孟姜女到修築長城的地方,她問修築長城的頭兒說:範杞梁在那兒嗎?修築長城的工程師說:範杞梁他已經死了。孟姜女一聽,馬上就就哭了起來了,就在這是突然下起傾盆大雨長城馬上就倒了八百里。人們把這個傳說叫《孟姜女淚哭長城》的故事。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因爲長城是用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長城的故事3

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歷史上關於北京長城的傳說故事也很多,趕緊一起看看吧!

仙女泉和青龍福地倒吸水

修八達嶺這段長城的時候,天大旱,從春到夏,一滴雨沒落。天氣又熱,民工們嘴脣乾得裂口子,嗓子眼兒冒煙。可還得擡着石條往山上去,走得慢了一點,監工頭就拿鞭子抽。民工們擡着擡着就暈倒了,連人帶石滾下去山坡,哪天不死點子人。

有這麼一天中午,大家抱着發下來的窩窩頭,誰也吃不下去。那硬窩窩頭在嘴裏幹打轉,就是不進嗓子眼兒裏去。正在這時,來了個穿青衣的姑娘。手裏抱着一個白瓶,說是給他丈夫送水的。找了好多天,也沒找到,估計是丈夫不在了。她說,這一瓶水就送給大家喝吧。說完,撂下白瓶就走了。這個白瓶,胳膊腕粗,半尺多高,恐怕一個人連半口也喝不到就沒了。不過人家既然是好心撂下,就是能抿上一點點,也該感謝人家的好意。有人便把白瓶拿起來,揭開蓋對着嘴就喝起來。人渴極了,想着是喝一口,潤潤嗓子。可一喝起來,就咕嘟咕嘟灌了個夠,然後才遞給第二個人。說也怪,這一夥人輪了一圈,白瓶裏還有水。於是又開始輪第二圈。第二圈還沒輪完,監工頭來了。監工頭也渴得要命呀,見有人抱着白瓶喝水,上去就搶。那人一撒手,監工頭沒接住,啪地掉在地下摔碎了。大家先是一驚,緊接着驚訝地發現,摔碎白瓶的地方出現一汪清亮的水泉。大家這才知道,原來是仙女給送水來了。從此,修築八達嶺的民工們再也不受飢渴的威脅了。這個泉因爲是仙女送來的,大家就管它叫仙女泉。

後來,爲什麼又改叫“青龍福地倒吸水”了呢?這還有另外一個故事。

相傳,清朝年間,康熙帝去北國私訪。途經八達嶺長城,覺得燥渴難忍,跟隨保駕的白大將軍便尋到了一眼泉水,因沒有杯碗之類的盛具,最後只好請皇帝到泉邊自飲。康熙帝因渴極了,也顧不上許多,撅着屁股咕嘟咕嘟一氣兒喝了個夠。喝完水,便在此地小憩,康熙帝忽覺剛纔喝水有失體統,不禁脫口問道:“白愛卿,你看我剛纔喝水時像什麼?”白大將軍很機智,急忙答道:“象青龍倒吸水。”康熙皇帝哈哈一陣大笑,心中那點疙瘩也消失了,並稱此處能及時化解口渴之急,此乃有福之地;後來,坊間便有了“青龍福地倒吸水”的傳說。

東米倉,西米倉

在八達嶺上往南看,有兩座山,山上碎石呈米粒狀。東邊的那座山,叫東米倉,西邊的那座叫西米倉。修長城時,民工們要吃飯,人多呀,每天都要吃大批的糧食。那時侯徵集全國糧食,都往這裏送,送的少了,不夠用,送的多了,日曬雨淋都黴爛了。儘管不斷地送,可還是供不上民工們吃。民工們吃不飽,還得乾重活,因此連餓帶累,死的人可就多了。

上天王母娘娘,很體恤黎民的疾苦,就在八達嶺堆放糧食的地方,點化兩座米山。好傢伙,兩座山的糧食,人再多也吃不完呀!從此全國的老百姓再也不往這裏送糧了,修長城的民工們也不再捱餓了。一直到把長城修完,這兩座山也沒見減低。據說,就是打那時侯流傳下來,男人在外做活,婦女在家管吃飯,因爲王母娘娘在天上就是管吃飯的。

西麻草

八達嶺有一種草,叫西麻草。這種草有毒,人碰着它,就象蠍子蜇一樣疼,疼得嗷嗷叫。它生長在八達嶺長城外,替邊防人員放哨,對保衛八達嶺還很有功勞哩。 傳說,大邊(長城)修好以後,在關口地方都設重兵把守。八達嶺當然是一個重要的關口了,從修好那天起,一直沒有斷過駐兵。長城上不是都有樓子嗎?那樓子叫敵樓,站崗放哨人員就在那裏頭。當官的經常提着鞭子查哨,發現哪個敵樓的哨兵睡着了,就是一頓馬鞭。 他們更怕的是自己睡着了,敵人摸上來還不知道,要是那樣,不僅是捱打,還有殺頭之罪哩!因此,他們一到崗哨上來,就向老天哀告:“老天爺呀,保佑着,千萬別讓我睡着。敵人來了,跟我打聲招呼,讓我知道。”也別說,他們的哀告玉帝還真知道了。玉帝體會邊防人員的苦處,便想了一個辦法,派草神帶上西麻草籽,撒在長城外。草長起來了,到處都是。入侵的敵人一碰到這種草就蜇得“嗷嗷”叫,放哨人員聽見有人喊叫,機靈就醒了。從此,再也不會因站崗失誤而被殺頭了。西麻草成了哨兵的好友,他們對西麻草也更加保護。

白果樹

關溝四橋子村有棵白果樹。據說此樹植於唐代。這株千年古樹,現在仍很茂盛。過往遊客,無不駐足欣賞。已成爲關溝八達嶺七十二景之一。

傳說山西有戶人家,姓亢。他家的水缸裏倒映着一棵白果樹影。這家的日子越過越旺,不多年,就發展到良田千頃,騾馬成羣,成了山西的首戶。

有一天來了個風水先生,亢財主把他請到家裏看陽宅,他說要拆掉舊房,另造一處宅院。造在什麼地方最好,這風水先生倒揹着手,轉了一圈。回到屋裏休息時,偶然發現水缸裏有一棵白果樹的倒影,很驚訝。他對亢財主說:“員外,我看這舊宅不用拆了。”“爲啥?”“您所以發家,主要就在這舊宅上。”亢財主不明白,請風水先生指教。風水先生說:“不知員外發現沒有,您家這舊宅水缸裏有一棵白果樹影。難得呀!這就是您家的風水。若拆掉舊宅,也必然破了風水。”亢財主雖然早就發現了水缸裏有棵樹影,但他沒想到這是風水。經風水先生這麼一說,他才恍然大悟。但這棵樹是哪裏的,誰家的,他不知道。他想,今後如果有人砍伐了這棵樹,不就破壞了我家的風水了嗎?爲了保住這棵樹,他請人把樹影畫下來,派家人拿上畫的樹影去尋找,找不見不許回來。尋找的人們不知找了多少天,走了多少里路,最後終於在關溝四橋子村找到了。拿着畫的樹影,和這棵樹一對照,一點不錯。這纔回去稟報亢財主。亢財主又打發人帶上若干銀兩來到四橋子,找到樹主,硬是花大價錢買下來。從此這棵樹就歸亢家所有,不許任何人砍伐。

有一年亢財主從水缸裏忽然發現,白果樹少了一個樹杈,不知是什麼原因。急忙派人到四橋子調查。經過問訊,是風颳折的,這才又放心了。

現在這棵樹早已不屬於亢家,成了四橋子村的公共財產,同時也成了來往遊客欣賞的景物之一。

烏龜石

進了關溝,過三堡不遠,公路右側,有一巨石,形似烏龜,昂首注視着京張公路。 傳說李闖王進京,到了居庸關,關內的老百姓不瞭解闖王,對闖王懷有敵意。在明政府的統治下,他們拿起刀槍,奮力抵抗,不讓闖王過關,把闖王給氣壞了,他說:“此地百姓實在可惡,等我過了關,要殺他個雞犬不留……”正說着,就見從東邊的山上忽忽地滾下一塊巨石,石大如半壁城牆,掀起的煙塵遮住整個天空。這塊巨石若是堵在道上,幾十萬大軍就難以通過了。官兵望之,皆木然失色。闖王知道自己剛纔的話,違反了天意,便又趕忙糾正說:“如果讓我過了關,光殺雞犬慰勞三軍,決不殺害一個百姓。”話音剛落,那忽忽滾動着的巨石立時就不動了。闖王大喜,立刻對官兵申明紀律。大軍過了關,果然是一個百姓沒殺,那塊形似烏龜的巨石至今仍在那兒臥着,成了遊覽人們欣賞的一個勝景。 穆桂英點將臺

過了四橋子村,再往裏走一里多地,有一塊高三米,平面約有五、六十平方米的巨石獨臥溝中。石上刻有“仙枕”二字。名叫仙枕,當地人說,穆桂英曾站在這塊巨石上點過將,所以也叫穆桂英點將臺。

傳說,遼兵進犯中原。穆桂英掛帥大戰遼兵,殺得遼兵節節敗退。正當她率領大軍乘勝追擊時,突然分娩了。敗退到居庸關北的遼兵得知此訊,以爲有機可乘,立即停止敗退,準備捲土重來。

剛剛分娩不到三天的穆桂英,接到緊急戰報,心中很是惱火,立即要披掛上陣,去退敵兵。衆將官急了,忙上前勸道:“元帥,遼兵反攻,自有我們抵擋。你身體要緊,還是留在帳內,不出去的好。” 穆桂英說:“遼兵反攻,戰情緊急,我身爲元帥,怎能坐帳不出呢!”說着,把嬰兒交給丫鬟、侍女看管,馬上傳令大小三軍將領,帶領人馬速到邊關聽點。 衆將領見元帥月房中不顧身體虛弱,還要出征抗敵,都深受感動。不多時,就都帶領兵馬到點將臺前聽點了。

且說遼邦兵將,正準備撥馬回頭,反攻宋營時,忽見穆桂英披掛整齊,威武地站在點將臺上點將,都怔住了。看來說穆桂英分娩是謠傳,不能上當。於是趕忙又往北退去,一直到八達嶺外。至今那個點將臺上還留着穆桂英腳印和二十八個帳篷杆眼呢。

冰道運石

當初,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後,卻人擡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裏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

大家正在長噓短嘆,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衆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後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來後,衆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的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但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工期。

衆工匠爲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併成爲工匠出師後必須參拜的地方。

長城的故事4

相傳,從前有一對燕子築巢於嘉峪關柔遠門內。一日清早,兩燕飛出關,日暮時,雌燕先飛回來,等到雄燕飛回,關門已閉,不能入關,遂悲鳴觸牆而死,爲此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直悲鳴到死。死後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牆,就發出"啾啾"燕鳴聲,向人傾訴。從前,人人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爲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牆祈祝,後來發展到將士出關前,帶着眷屬子女,一起到牆角擊牆祈祝,以至於形成一種風俗。

長城的故事5

孟生薑哭長城,哭倒長城十萬八千里!

古時候,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爲鄰居,僅一牆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一顆葫蘆籽,經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牆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裏結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等葫蘆熟後,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裏邊躺着個又白又胖、非常可愛的女娃娃,姜老漢喜臺望外,奔走相告,村裏人聽說後,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姜老漢卻固執地說:這葫蘆結在我的院子裏,這女娃該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難解難分,毫無結果,後經村裏人調解爲:女娃娃屬於兩家共同的,輪流居住,共同扶養,並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兩家老人爲現已長大成人的孟姜女選了個女婿叫範杞梁,選定良辰吉日,準備成親。天有不測風雲,成親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從門外闖進幾個衙役,一擁而上把新郎範杞梁當民夫抓走了。

原來,當時由於秦始皇在全國各地抽調大批民夫修築長城,日日夜夜拚命幹,民夫們被累死、餓死的不計其數,爲了加快工程速度,他們又到處抓民夫補充,範杞梁也被髮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

轉眼一年過去了,範札樑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着,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後,決定去找丈夫,發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她帶上乾糧和給丈夫特製的禦寒衣服上路了。一路上,風吹雨淋、日曬風寒、飢寒交迫、步履艱難,經過千難萬險的萬里跋涉,終於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一打聽才知道,爲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範杞梁早就累死了,並被埋在長城下,屍骨都找不到了。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慟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着長城一段段的倒塌,哭到哪裏塌到哪裏,足有八百里長。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管,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秦始皇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一見之後,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爲正宮娘娘。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一要找到丈夫範札樑的屍體;二要爲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爲範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爲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着頭皮答應下來,孟姜女戴着孝拜了爲築城而死的範札樑墳墓後,宿願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 投海自盡了。

嘉峪山的傳說

在很久以前,從祁連山流下來的雪水,不斷匯合成北大河,它穿過河西走廊中段的荒原,澆灌著那一帶的良田,養育著那裏的各族人民。有一天,一個牧童正在荒原上放羊,迎頭碰上一個古怪老頭兒,身上背一袋子石沙,問他去北大河如何走,並說:這北大河原是我的家,後來被一羣百姓搶去,我這次來要用石沙堵住北大河。牧童聽後非常氣憤,立刻頂撞道:別說你用一袋石沙,就是把北邊大山搬來,也妄想使北大河改道。那老頭兒一聽氣炸了,立刻將這袋石沙向左右撤開,驟然間,荒原上突起許多丘陵和一座大山,這座大山就是現在的嘉峪山。原來這個怪老頭兒是龜精變的,只見他口唸咒語,企圖推倒嘉峪山來封堵北大河,正在此時,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玉皇大帝派雷神把老頭兒擊死了。在他死的地方,立即隆起了個山包,形狀如龜,這就是現在的龜蓋山。

長城的故事6

民間流傳的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它以戲劇、歌謠、詩文、說唱等形式,廣泛流傳,可謂家喻戶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範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爲之崩裂,露出範杞梁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從此,山海關被後人認爲是“孟姜女哭長城”之地,並在那裏蓋了孟姜女廟,南來北往的人們常在這兒灑下一掬同情之淚。廟中有楹聯這樣說:「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築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孟姜女哭崩長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徭役對百姓所帶來的深重痛苦。也有的認爲該故事出自戰國時期。

【有關遺蹟】據說廟東南4公里處兩塊露出海面的礁石便是孟姜女的墳與碑,而廟後巨石上的小坑,爲孟姜女望夫所踏足跡。所以石上刻有“望夫石”3個大字。廟內殿門兩側還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朝”、“長”兩字按漢字不同讀音才能讀出有幾種不同的意義。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在民間廣爲流傳,其夫範喜良(衛輝人)被魏王徵召修築長城(今衛輝與輝縣交界的戰國長城)勞累而死,埋於長城之下。孟姜女尋夫哭至衛輝池山段長城,感動天地,哭塌長城,露出丈夫屍骨。至今在衛輝池山鄉歪腦村一帶還流傳其故事,山上能見到孟姜女哭塌長城的淚滴石。新鄉市區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橋等名稱。

長城的故事7

【出處】唐·李延壽《南史·檀道濟傳》。

南朝時候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將領叫檀道濟,他奉宋文帝之命帶兵跟北魏作戰,在與北魏的30多場交戰中,他每戰必勝,因此之故,北魏軍隊聞風喪膽,不敢與之作戰。

檀道濟班師以後,進封司空,鎮守尋陽(今江西九江),權力很大。

因此朝廷對他非常猜疑害怕。

朝中的一些大臣經常說他的壞話。

當時,宋文帝連年生病。

宋文帝的兄弟彭城王劉義康擔心宋文帝突然死去,這樣檀道濟就無所畏懼,無人能制服,因此彭城王想方設法要除掉心腹之患。

有一年,宋文帝病得很重,劉義康就藉口北魏軍隊要入侵,召檀道濟到朝廷商議對策。

檀道濟一進京城,就被關進監牢。

劉義康又下令收捕檀道濟的兒子和心腹大將,連擅道濟一共八人,把他們都殺害了。

檀道濟被捕時,怒火直冒,圓睜雙眼,脫下頭巾,擲在地上,大聲說:“你們這樣幹,就是毀壞你們的萬里長城(長城自壞)!”北魏人聽說檀道濟被殺,都高興地說:“檀道濟一死,其他人就沒有什麼可怕了。

”有一次,魏軍一直打到京城附近,宋文帝登上石頭城(今江蘇南京)城牆,望着敵軍旗幟,憂心忡忡,嘆了一口氣,悔恨地說:“要是檀道濟還活着,怎會讓敵人猖狂到這種地步!”

長城的故事8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xx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 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爲“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裏”。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 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列 爲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出發前,天空是灰濛濛的,到達長城腳下——居庸關時,天公作美,已是風和日麗秋高氣爽。站在山腳下仰望,長城宛如一條長龍盤旋在綠油油的羣山之巔,這時我們開始攀登長城了。長城太難爬了,每一級臺階都是高矮不同,有的還很滑,路越來越難走了,我一邊喘氣一邊前行向下一個烽火臺走去。這時一陣清涼的微風迎面吹來,我們走的更有勁了,最後我們終於爬上了烽火臺,見到了天下第一雄關,並與“不到長城非好漢”紀念碑合影留念。隨後我們一鼓作氣上了第三個烽火臺,從這裏望下去山下景色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那舒暢的感覺是前所未有的,真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啊!

我走下了長城,一個同學告訴了我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秦始皇統治中國時期。爲了防禦北方入侵,秦朝徵集大量民工修築長城。不料長城合攏處數段倒塌,役夫死傷無數。秦始皇聽信了師之言,認爲修築長城截斷了龍脈,所以城牆才無法合攏。乃下令捉拿與秦始皇同庚的姑蘇範杞良,企圖把他埋在城下接通龍脈。範杞良聞訊出逃,倉促間跳牆遁入孟府後花園,與孟姜女邂逅,兩人互相產生好感。

在孟員外夫婦的撮合下,範杞良與孟姜女拜月成親,結爲夫妻。但是婚後不久,範杞良仍被官府作爲勞役押送到北方修築長城。時入寒冬,孟姜女思夫心切,辭別父母千里尋夫送寒衣。一路上關山阻隔,艱辛備嘗,孟姜女不畏艱險,以真摯頑強的尋夫之志感動了守關的士卒和劫道的強人,終於來到了長城下。然而,她新婚的夫君範杞良已被活埋在長城下祭天了。孟姜女悲憤萬分,放聲大哭,在她的哭聲中高大的長城轟然倒塌了。

長城的故事9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裏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孟姜女廟,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範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爲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範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產生了感情慕之情,而範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們倆兒心心相印,徵得了父母的同意後,就準備結爲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綵,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後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說,用鐵鏈一鎖,硬把範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裏乾着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麼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於,憑着驚人的毅力,憑着對丈夫深深的感情,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牆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個範喜良嗎?民工說:有這麼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說: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個壞消息,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範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於見到了自己心感情的丈夫,但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爲他已經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長城的故事10

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約12600裏,平均高度6至7米,寬4至5米。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長城又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出的偉大奇蹟,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

我走上了長城,爸爸告訴了我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範喜良、孟姜女新婚之夜,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在長城下撕心裂肺地痛哭,三日三夜不止,長城爲之崩裂,露出範喜良屍骸,孟姜女在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爸爸還給我講了冰道運石的故事。當初,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後,卻人擡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裏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事,這腦袋可就難保了。大家正在長噓短嘆,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衆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後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來後,衆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的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但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工期。衆工匠爲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併成爲工匠出師後必須參拜的地方。

還有就是龜蓋山的故事了。在很久以前,從祁連山流下來的雪水,不斷匯合成北大河,它穿過河西走廊中段的荒原,澆灌著那一帶的良田,養育著那裏的各族人民。有一天,一個牧童正在荒原上放羊,迎頭碰上一個古怪老頭兒,身上背一袋子石沙,問他去北大河如何走,並說:"這北大河原是我的家,後來被一羣百姓搶去,我這次來要用石沙堵住北大河。"牧童聽後非常氣憤,立刻頂撞道:"別說你用一袋石沙,就是把北邊大山搬來,也妄想使北大河改道。"那老頭兒一聽氣炸了,立刻將這袋石沙向左右撤開,驟然間,荒原上突起許多丘陵和一座大山,這座大山就是現在的嘉峪山。原來這個怪老頭兒是龜精變的,只見他口唸咒語,企圖推倒嘉峪山來封堵北大河,正在此時,突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玉皇大帝派雷神把老頭兒擊死了。在他死的地方,立即隆起了個山包,形狀如龜,這就是現在的"龜蓋山"。

我和爸爸走下了長城,想到了古代的勞動人民,用他們的血淚、汗水和生命,建造了這前不見首,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創造了震驚世界的奇蹟。看着長城上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我不禁爲我們創造奇蹟的先人們感到自豪。

長城的故事11

今天,我們又進行了一次班級活動,這與先前的活動完全不同,這次可是一次大任務呀。

我們沿着土路,逐漸進入深山老林,趟過若干條小河,它們中間沒有橋,只有幾塊奇形怪狀不穩當的石頭作爲墊腳石。作爲一個對於戶外活動一竅不通的人來說,真的十分艱難,果然,第一次,我便踩了一腳泥,緊接着,我便一次次的踩進水中,兩隻腳都溼的透透的,值得套上塑料袋,繼續前行。在溼糊糊的鞋裏,我們終於到達了長城,長城不像八達嶺長城那樣修繕的非常好,它只是一小段野長城,由於天災人禍,它的牆面已經坍塌,有的堵塞了通道,在經過很長時間的手腳並用之後,我們終於道了烽火臺,在烽火臺上的小窗往外看,連綿的的長城時而堅固,時而鬆弛,漸漸向遠方伸展,在斷壁殘垣中看向遠方,彷彿自己的心胸寬闊了起來。

下了長城,真正的挑戰終於來了。我們要走過一個土坡,現在都在下面的峽谷。這個突破有的地方極爲陡峭,有的甚至接近直角。當然這對於我來說又是一個大挑戰,剛走了沒幾步,我便摔了一個大屁墩,我只能慢慢的往下爬,細小的沙市不時從腳邊滾落,終於我的末日到了,我卡在個地方下不去了,每稍稍動一下,我的落腳點就會搖搖欲墜,有一次我差點跌落山崖,嚇得我趕緊叫“媽媽”。媽媽也十分害怕,她死死抓住我,生怕我掉下去,我也不行了,只能呆立在原地,死死抓着這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一個樹枝,腳在慢慢往下滑,完了完了,這下子肯定下不去了,不然就此放棄,直接摔下去,也不會有太大的事,頂多把渾身摔青,我想。這時,走在前面的我們班同學小A回過身來,把手伸給我,叫我別慌,我定了定神,終於站穩了,他又告訴我如何踩在下一個落腳點上,踩在哪裏,在經過了緊張的幾次倒腿後,我哇哇叫着衝向地面,終於下來了,我立馬在原地坐下,穿着粗氣,擦着汗。

我們又繼續往下走,走到有許多光滑大石頭的溪流邊,溪水不深,但那些光滑的石頭卻要人命,它們時而橫躺,時而豎立,擋住了行人們的道路。此時的我更加困難了,每次過河和跨越石頭時,都是同學們把我拉上來的,反正在無數次摔倒和落水中到達終點。

現在,我腳上的水好像要結冰了,懂得瑟瑟發抖,但我很快樂,雄偉的長城,美麗的峽谷是大自然的魅力,每一次溯流而上是同學情的魅力。

長城的故事12

相信許多人都通過旅遊看到了許多紛繁有趣的風景風貌了。美景雖美,但我們仍要關注其背後承載的歷史文化底蘊。你們知道世界文化遺產都有哪些嗎?我來告訴你們吧!有故宮、兵馬俑、頤和園、圓明園……細數下來,還真不少呢,接下來,我想向大家講一講我最喜歡的一處世界文化遺產,它就是——長城。

長城,它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浩浩湯湯屹立在我國北方的大地。爲什麼它有“萬里長城”之名呢?因爲它非常長,像一條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有兩萬餘千里,跨越了我國十幾個省份。又像排列整齊守護大地的“銀色士兵”,莊重的駐紮在敵我相交的陣地。它198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我常常在想一個問題,修築長城的石頭究竟是從哪來的呢?我上網搜索了一下資料,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在修築嘉峪關那一帶的長城時,需要許多長2米、寬5米、厚3米的石條,但人力運輸實在困難,因此能工巧匠們就在隆冬之際想出了運石的巧妙方法——冰道運石。到了冬天,人們在斜坡處灑下水,水凝結成冰,冰道的摩擦力十分小,石條就被輕鬆地運到了關下。

相傳長城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呢!有一個女子,名叫孟姜女,她剛與一名男子結婚不久,就遭遇了分別的傷感。有一天,一羣兵來到了他們家中,把她的丈夫帶走。丈夫走後,,孟姜女心裏揣揣不安,吃不好眠不成,她守在家中,渴盼得到丈夫回家的消息,這一等,就是四年。終於有一天,她等不住了,前去長城處四處打聽。不料卻得到丈夫逝去的消息。她坐在長城,連哭三天三夜,最終石裂崩開,長城磚石下竟藏着丈夫的屍骨,她的哭聲更大了,震垮了幾裏的長城。

長城是這樣的延綿不絕,壯闊莊嚴。它悠久的歷史更承載了我們民族的一份心血,值得我們每個華夏兒女的尊重。

毛主席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如今我登上了這萬里長城,憑壁遠眺,只見這朝霞輝映,殘陽如血,我心中的波濤也不禁滾滾翻越,那華夏之巔……那厚重的歷史……

長城的故事13

1.長城的故事和傳說——望京樓

當年戚繼光任薊鎮總兵官,在譚綸的`支持下,親自規劃和督造了金山嶺長城(位於河北省灤平縣境內)。

此段長城的結構獨特,城牆是用巨大的條石爲基礎,以磚包砌而成。金山嶺長城東端高入雲端的老虎山上,有一座望京樓,座落在一千米高的山頂上,樓的兩側是懸崖峭壁,人只能從石縫中攀登而上。據說當年修築時,爲了運條石死傷了許多人,但條石仍運不上去。此事感動了玉皇大帝,立即派他的外甥二郎神去運石。當晚,二郎神來到老虎山下,見到成堆的條石堆放在那裏,隨即將他的神刀一晃,立刻變成趕山鞭。他手揮趕山鞭向條石上抽打,同時喊聲變,那一塊塊條石,馬上變成一隻只大山羊,直奔山頂。到山頂後他數了數,不多也不少,正好夠用。恰逢此時,一個士兵臺帳小解,忽見二郎神趕羊,驚叫一聲往回跑。二郎神聽到有人喊叫,也吃了一驚,將幾十塊條石踢下山去,落在東面的山坳裏。二郎神隨即騰身上天。

就這樣,修望京樓的條石,就缺了幾十塊。現在登上望京樓時,會看到樓底十二層奠基條石中有五層是碎石塊壘砌的。而那些被二郎神踢下山去的條石,仍然堆放在山坳裏,當地人稱此山坳爲條石坳。

2長城的故事和傳說——“玉門關”

古時候,在甘肅小方城西面,有個驛站叫馬迷兔,又叫馬迷途。商隊從邊陲于闐運玉到中原都要經過此地。這裏的地形十分複雜:沼澤遍佈、溝壑縱橫、森林蔽日、雜草叢生。每當運玉石的商隊趕上酷熱天氣上路時,爲避免白天人、畜中暑,總是喜歡晚上涼涼快快趕路。因此,每當馬隊走到這裏,總是一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連經常往返於此路的老馬也會暈頭轉向,難以識途,馬迷途的名字就是這樣叫起來的。

有一支專販玉石和絲綢的商隊,常年奔波於這條路上,也常常在馬迷途迷失方向。有一次商隊剛進入馬迷途就迷路了。人們正在焦急萬分之際,忽然不遠處落下一隻孤雁。商隊中一個小夥子悄悄地把大雁抓住,心地善良的他,把它抱在懷裏,準備帶出馬迷途後再放掉。不一會兒,只見大雁流着眼淚對小夥子咕嚕咕嚕地叫着說:咕嚕咕嚕,給我食咕嚕咕嚕,能臺迷途。小夥子聽後恍然大悟,知道大雁是因爲餓得飛不動才掉隊的,便立即拿臺自己的乾糧和水讓大雁吃個飽。大雁吃飽以後,呼的飛上天空,不斷盤旋,領着商隊走出了馬迷途,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小方盤城。過了一段時間,這支商隊又在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隻大雁又飛來在空中叫着:咕嚕咕嚕,商隊迷路。咕嚕咕嚕,方盤鑲玉。邊叫邊飛,又引着商隊走出了迷途。只有那隻救大雁的小夥子聽懂了大雁的話語,並轉告領隊的老闆說:大雁叫我們在小方盤城上鑲上一塊夜光墨綠玉的玉石,以後商隊有了目標,就再也不會迷路了。老闆聽後,心裏一盤算,一塊夜光墨綠玉要值幾千兩銀子,實在捨不得,就沒有答應。

沒想到下一次商隊又在馬迷途迷了路,數天找不到水源,駱駝乾渴得喘着粗氣,人人嘴幹舌燥,口渴得寸步難行,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時,那隻大雁又飛來了,並在上空叫道:商隊迷路,方盤鑲玉,不捨墨玉絕不引路。小夥子聽罷急忙轉告給老闆,老闆慌了手腳,忙問小夥子到底應該怎麼辦纔好,小夥子說:你趕快跪下向大雁起誓:'一定鑲玉,絕不食言。'。老闆馬上照小夥子說的,跪着向大雁起誓,大雁聽後,在空中旋轉片刻,把商隊又一次引出了馬迷途,商隊得救了。到達小方盤城後,老闆再也不敢愛財了,立刻挑了一塊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綠玉,鑲在關樓的頂端,每當夜幕降臨之際,這塊玉便發出耀眼的光芒,方圓數十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過往商隊有了目標,再也不迷路了。從此,小方盤城就改名玉門關。其實玉門關是漢武帝時所建,因這裏是古代我國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要道,從西域輸入和闐玉石就從此入關,故名。

3.定城磚的傳說

定城磚指放置在嘉峪關西甕城門樓後檐臺上的一塊磚。

相傳明正德年間,有一位名叫易開佔的修關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築,只要經他計算,用工用料十分準確和節省。監督修關的監事管不信,要他計算嘉峪關用磚數量,易開佔經過詳細計算後說: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監事管依言發磚,並說:如果多出一塊或少一塊,都要砍掉你的頭,罰衆工匠勞役三年。竣工後,只剩下一塊磚,放置在西甕城門樓後檐臺上。監事管發覺後大喜,正想借此剋扣易開佔和衆工匠的工錢,哪知易開佔不慌不忙的說:那塊磚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磚,如果搬動,城樓便會塌掉。監事管一聽,不敢再追究。從此,這塊磚就一直放在原地,誰也不敢搬動。現在,此磚仍保留在嘉峪關城樓之上。

4.冰道運石

當初,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後,卻人擡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裏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大家正在長噓短嘆,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衆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後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來後,衆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的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但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工期。衆工匠爲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併成爲工匠出師後必須參拜的地方。

5.山羊馱磚

嘉峪關城,城牆高9米,還要在城牆之上修建數十座大小不同的樓閣和衆多的垛牆,用磚數量之大是非常驚人的,當時,施工條件很差,沒有吊運設備,全靠人工搬運。而當時修關城所用的磚,都是在40裏以外的地方燒製而成。磚燒好後,用牛車拉到關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於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難,儘管派了許多人往城牆上背磚,個個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磚卻仍然供不應求,工程進展受到了嚴重影響。一天,一個放羊的孩子來到這裏放羊玩耍,看到這個情景,靈機一動,解下腰帶,兩頭各捆上一塊磚,搭在山羊身上,然後,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輕巧的山羊,馱着磚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牆。人們看了又驚又喜,紛紛仿效,大量的磚頭很快就運上了城牆。

6.擊石燕鳴

相傳,古時有一對燕子築巢於嘉峪關柔遠門內。一日清早,兩燕飛出關,日暮時,雌燕先飛回來,等到雄燕飛回,關門已閉,不能入關,遂悲鳴觸牆而死,爲此雌燕悲痛欲絕,不時發出啾啾燕鳴聲,一直悲鳴到死。死後其靈不散,每到有人以石擊牆,就發出啾啾燕鳴聲,向人傾訴。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爲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牆祈祝,後來發展到將士出關前,帶着眷屬子女,一起到牆角擊牆祈祝,以至於形成一種風俗。

7.萬年灰與燕京城

人們都說,是秦始皇最早修的萬里長城。其實開始的長城並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有個燕王,他的國土小、兵馬少、力量弱,隨時都有被鄰國吃掉的危險。爲了保住國土,燕王就徵用了民夫,在他的國土邊界山頂上築起高高的城牆,以防外敵入侵。

因爲那時還沒有石灰,他築的城牆,石、磚都是用泥抹的。爲了搶時間,早日修好城牆,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熱水,因此,民夫們就把大鐵鍋擡到工地上,用三塊石頭支起來,添柴燒開水。天長日久,鐵鍋被燒了個大窟窿,滿鍋的水全漏光了;把鍋下的火澆滅了。可民夫們也意外地發現,水灑在支鍋的石頭上,熱石頭遇到水就炸開了,炸出許多白麪面,民夫們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個人把這白麪面用水和和,覺得比泥還滋潤,還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條和磚縫裏。

第二天,民夫們發現,用這白麪面抹的石條和磚縫,要比用泥抹的結實的多。燕國人得到了啓發,從此,就燒石灰,來抹城牆縫。

後來,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爲了保住他的皇上寶座,也仿照燕王的辦法興工修起了萬里長城。動工時,他下了一道旨令,讓原來的燕國人包攬燒石灰的活兒。因此,那時修長城所用的百灰,全是燕國人燒的。長城修到哪兒,就在哪裏山坡上燒灰,而且燒的灰質量非常好,被後人稱爲萬年灰,意思是萬年不變質。

長城修完後,別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國人燒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銀,建了個城鎮,專爲燕園人居住,這城鎮就是現在的北京。因此,那時北京叫燕京,燕國人燒灰用過石頭的山統稱爲燕山山脈。

長城的故事14

尊敬的遊客們:

您們好,我是你們的導遊——盧思琦。今天我要帶你們去一處世界遺產——長城。在去長城之前,我先提幾點注意事項:1、不可以在城牆上亂塗亂畫;2、不可以隨地吐痰;3不可以大聲喧譁。好了,現在就跟我一起出發吧!

遊客們,注意了!我們現在來到了長城腳下,我來介紹一下長城的結構吧!這段長城修建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方磚築成的。城牆上鋪着方磚,十分平整,似很寬的馬路。你們看!那麼寬,五六匹馬都可以並行了。城牆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城牆頂上,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就可以互相呼應了。

遊客們,現在我們感受一下,站在長城上,踏着腳下的方磚,扶着牆上的條石,是不是很自然得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呢?我們看一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都有兩三千斤重了;想一下,那時侯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着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擡上這陡峭的山嶺,那真是一個奇蹟阿!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遊客們,今天我們就抱着“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話登上了長城。這次的旅遊結束了,希望下次我還能做你們的導遊!

長城的故事15

口金钁露着袢,十口金鍋露着沿,百樣草藥到處見。

這是流傳在八達嶺上的歌謠,歌謠的內容是關於八達嶺長城的一段古老的神話傳說:

相傳秦始皇修長城時候,徵集了全國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其中不乏有很多南方人,他們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飽,勞動又重,死的人就多了。天上的玉皇大帝聽聞後,讓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調查。太白金星變化成一個老頭,來到長城上一瞭解,確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萬。死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吃不飽,二是活太重。同時還了解到修長城是爲了防禦外族侵略。太白金星迴天稟告了玉皇大帝,玉帝爲了拯救民工,加速長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爺和藥王爺下凡。

老君爺造了十口金鍋,十把金钁,這兩樣可是寶貝:那十口金鍋煮上飯,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們再也不餓着肚子幹活了;那十把金钁更是厲害,不管多大的石頭,用金钁一比劃,一塊四棱見線的大石條就出來了,民工們再也不用費力開鑿石條了;藥王爺爲了治民工們的病,就在長城內外撒下了許多藥籽,長出了許多草藥,什麼柴胡、知母、蒼朮,不下幾十種,民工們有了病,一吃就好。有了這幾樣寶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萬里長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鍋,十把金钁,老君爺沒收回去,一直就在八達嶺埋着,只聽說露着沿,露着袢,就是誰也找不到。只有藥材隨處可見。

仙女泉更名 青龍倒吸水

修八達嶺這段長城的時候,天大旱,從春到夏,一滴雨沒落。天氣又熱,民工們嘴脣乾得裂口子,嗓子眼兒冒煙。可還得擡着石條往山上去,走得慢了一點,監工頭就拿鞭子抽。民工們擡着擡着就暈倒了,連人帶石滾下去山坡。

有這麼一天中午,大家抱着發下來的窩窩頭,乾渴得誰也吃不下去。正在這時,來了個穿青衣的姑娘,手裏抱着一個白瓶,說是給他丈夫送水的,找了好多天也沒找到,估計是丈夫不在了。她說,這一瓶水就送給大家喝吧。說完,撂下白瓶就走了。有人便把白瓶拿起來,揭開蓋對着嘴就喝起來。人渴極了,想着是喝一口,潤潤嗓子,可一喝起來,就咕嘟咕嘟灌了個夠,然後才遞給第二個人。說也怪,這一夥人輪了一圈,白瓶裏還有水。於是又開始輪第二圈。第二圈還沒輪完,監工頭來了。監工頭也渴得要命呀,見有人抱着白瓶喝水,上去就搶。那人一撒手,監工頭沒接住,啪地掉在地下摔碎了。大家先是一驚,緊接着驚訝地發現,摔碎白瓶的地方出現一汪清亮的水泉。大家這才知道,原來是仙女給送水來了。從此,修築八達嶺的民工們再也不受飢渴的威脅了。這個泉因爲是仙女送來的,大家就管它叫仙女泉。

後來,爲什麼又改叫“青龍倒吸水”了呢?這還有另外一個故事。

清朝時候,康熙皇帝去北國私訪。途經這裏,覺得燥渴難忍,跟隨保駕的白大將軍便尋到了這眼泉水,想給皇帝舀上一些,又沒有杯碗之類的盛具,最後只好請皇帝到泉邊自飲。康熙皇帝因渴極了,也顧不上許多,撅着屁股咕嘟咕嘟一氣兒喝了個夠。喝完水,二人接着上路。康熙皇帝覺得剛纔喝水有失體統,不禁脫口問道:“白愛卿,你看我剛纔喝水時像什麼?”白大將軍很機智,急忙答道:“像青龍倒吸水。”

康熙皇帝哈哈一陣大笑,心中那點疙瘩也消失了。後來,人們便把這泉叫做“青龍倒吸水”了。

東米倉,西米倉

在八達嶺上往南看,有兩座山,山上碎石呈米粒狀。東邊的那座山,叫東米倉,西邊的那座叫西米倉。修長城時,民工們要吃飯,人多呀,每天都要吃大批的糧食。那時侯徵集全國糧食,都往這裏送,送的少了,不夠用,送的多了,日曬雨淋都黴爛了。儘管不斷地送,可還是供不上民工們吃。民工們吃不飽,還得乾重活,因此連餓帶累,死的人可就多了。

相傳王母娘娘,很體恤黎民的疾苦,就在八達嶺堆放糧食的地方,點化兩座米山。兩座山的糧食,人再多也吃不完呀!從此全國的老百姓再也不往這裏送糧了,修長城的民工們也不再捱餓了。一直到把長城修完,這兩座山也沒見減低。據說,就是打那時侯流傳下來,男人在外做活,婦女在家管吃飯,因爲王母娘娘在天上就是管吃飯的。

放哨的西麻草

八達嶺有一種草,叫西麻草。這種草有毒,人碰着它,就象蠍子蜇一樣疼,疼得嗷嗷叫。它生長在八達嶺長城外,替邊防人員放哨,對保衛八達嶺還很有功勞哩。 傳說,大邊(長城)修好以後,在關口地方都設重兵把守。八達嶺當然是一個重要的關口了,從修好那天起,一直沒有斷過駐兵。哨兵們執勤非常辛苦,但也不敢瞌睡,怕自己睡着了,敵人摸上來還不知道,惹上殺頭之罪。

因此,他們一到崗哨上來,就向老天哀告:“老天爺呀,保佑着,千萬別讓我睡着。敵人來了,跟我打聲招呼,讓我知道。”也別說,他們的哀告玉帝還真知道了。玉帝體會邊防人員的苦處,便想了一個辦法,派草神帶上西麻草籽,撒在長城外。草長起來了,到處都是。入侵的敵人一碰到這種草就蜇得“嗷嗷”叫,放哨人員聽見有人喊叫,機靈就醒了。從此,再也不會因站崗失誤而被殺頭了。西麻草成了哨兵的好友,他們對西麻草也更加保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