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隨筆集錦15篇

本文已影響1.11W人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瞭解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教學隨筆集錦15篇

數學教學隨筆1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要想上好一堂課尤其是理論性很強的數學課,更離不開好的導入。幾年來,我一直努力探索和研究,總結出了數學課的以下幾種導入方法。

一、溫故知新導入法

溫故知新的教學方法,可以將新舊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從舊知識的複習中自然獲得新知識。例如:在講“奇偶性“時,可叫學生複習單調性的有關性質,做一聯想和對比,從而引進奇偶性的有關概念。這樣導入,學生能從舊知識的複習中發現一串新知識,清楚奇偶性與單調性的關係,並且掌握了奇偶性的有關性質。

二、創設情境導入法

數學知識的獲得,往往是通過時間得來的,數學知識的探求過程爲我們展示了豐富的知識背景。選取具體的背景,可以使學生如臨其境,生動形象。例如我在執教“相互獨立事件同時發生的概率”時,創設如下情景:常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能頂上嗎?已知諸葛亮解出問題的概率爲0.8,三個臭皮匠能解出問題的概率分別爲0.5、0.45、0.4,且每個人必須獨立解題,那麼三個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的概率與諸葛亮解出的概率比較,誰大?

三、實踐導入法

實踐導入法是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探索知識,發現真理。例如在講“橢圓定義”時,預先佈置學生帶好圖釘、繩子、紙。在課堂內告訴他們方法,讓他們自己發揮,使學生享受到探索新知識的快樂。

四、反饋導入法

根據信息論的反饋原理,一上課就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由學生的反饋效果給予肯定或糾正後導入新課。如在上“求函數定義域”時,課前可以先擬幾個有代表性的習題讓學生到黑板上練習,從學生練習的結果和學生的反饋中老師就可以發現問題。

五、設疑式導入法

設疑式導入法是根據中學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點,一上課就給學生創設一些疑問,創設矛盾,設置懸念,引起思考,使學生產生迫切學習的濃厚興趣,誘導學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種方法。例如:在講到指數函數時,首先以一個學生很熟悉的細胞分裂問題引入,引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帶着好奇進入思考。

六、直接導入法

教師一站在講臺上就開門見山、單刀直入,用幾句話引入新課。這樣,使學生的情緒很快能安靜下來,既起到組織教學的目的,又爲後面的鞏固練習留下了充足的時間。如在講函數單調性的證明時,直接提出函數單調性的定義,告訴學生直接從圖象觀察出來的單調性並不精確,只有通過定義證明才行,提出用定義證明的方法步驟,進行證明。這種方法直截了當,讓學生容易理解。

七、觀察導入法

據數學概念形成的規律,概念教學必須遵循從具體到抽象、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原則,教學新概念要建立在生動形象的直觀上。例如在介紹分類計數原理與分步計數原理時,就學生很常見的乘車的例子引入,從簡單的生活例子昇華到抽象的數學原理,不至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覺得枯燥。這種觀察引入的方法進一步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繫,使學生學得輕鬆愉快,概念理解深。

八、故事引入法

有與教材有關的故事引入,課堂會出現“洗耳恭聽”的勢態。例如在教“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我先講了一個數學小故事:德國的數學家高斯讀小學時,老師出了一道算術題:“1+2+3+……+100=?”老師剛讀完題目,高斯就寫出了答案----5050,而其他同學還在一個數一個數地挨個相加呢。高斯是用什麼方法做得這麼快呢?這時學生出現驚疑,產生一種強烈的探究反響。我再點明課題:這就是今天要講的等差數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引起興趣,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教學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關鍵就是要創造最佳的課堂氣氛和環境,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使他們處於精神振奮狀態,注意力集中,爲學生能順利接受新知識創造有利的條件。

數學教學隨筆2

如今,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越來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它越來越成爲當代人的一種重要素質,受到大家的青睞。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已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在這種背景下,我校老師也把“小組合作學習”引到我們的數學課堂,並進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爲了更好地促進小組合作學習,小組的座位安排以“馬蹄形”擺放桌椅,形成面對面相鄰的座次,這樣安排座位有以下幾方面的優點:

1、既有利於學生方便看三面的黑板,集中注意力聽講,又有利於小組同學之間互相監督、互相學習,更便於順利地展開討論、交流,實現充分地合作。

2、彌補了教師一個人不能面向每個學生進行教學的不足,通過學生間的討論與交流,某方面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這方面學習差的學生,知識技能互補,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3、有利於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交流合作,從而減輕思想壓力,增強自信心,孩子們在這種學習的氛圍中學會了充分表現自我,而且在與他人相處中學會了接受他人、欣賞他人、取長補短。

4、有利於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於思想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能夠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問題,發展思維的發散性、求異性。

數學教學隨筆3

現行的數學教學大綱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這兩條走向成功的“腿”都已經提高相當重要的程度。筆者幾年的教學實踐也證明,積極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動和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培養好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數學教學得心應手。就此,本人想談一點淺見,以待指教。

一、注重實踐教學,創造成功條件

激發學生興趣剛拿到數學新書時,總愛不釋手地翻來覆去瀏覽,積極的興趣的傾向是朦朧興趣的開始,那完全如何把握契機,把這種積極的心理傾向設法轉化爲一種積極的真正興趣,無疑這當中上開始的課尤爲重要。

二、設計育人情境,內化學生情感,使生親師信道

積極的情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學生聽課也伴隨一定的情感,而學生的情感往往同他對教材的領會程度,對教師教學的興趣密切相關。

三、教學內容的最佳呈現,需要教師讀活教材

多年來,我總是努力使每一個40分鐘的教學,成爲學生掌握知識的一種認知過程;努力把教師的外部指導內化爲學生的能動活動;總是在怎樣才能喚起學生更深層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新知識上下功夫,適時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努力使學生不僅長知識,能力也得到訓陳和培養。而且從小就能受到一些簡單的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育,這對提高學生的素質無疑幫助很大。要做好以上這些,我認爲教師必須深入鑽研教材,準確地理解教材,駕馭教材。否則,都是空話。這是因爲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教科書不同於一般參考材料或其他一些課外讀物,它是按照學科系統性結合兒童認知規律,以簡練的語言呈現數學知識的。知識結構雖存在,但思維過程被壓縮。學生看到的往往都是思維的結果,看不到思維活動的過程,思想、方法更是難以體現。這就需要教師對教材內容的呈現進行精心設計和加工,通過教學實踐,體現數學本身那種令人傾倒的豐滿的內容,體現思維過程和思想方法。爲此,作爲數學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書本上看得見的思維結果,更要讓他們參與那些課本上看不見的思維活動過程。因此,我的體會是教師必須熟練地掌握教材。通過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啓發,把教材的思想內化爲自己實實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讀活。讓自己從書本中精練的定義、公式以及敘述等的背後,看到數學本身本來豐滿的面容,找準新知識的生長點,弄清它的形成過程。這樣,我們才能使學生不僅獲得真理的條文,而且更能使我們的教學過程真正成爲人與人、前輩與後代、數學家與學生之間的活生生的思想與情感的交流。否則,教師自己頭腦裏沒有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沒有思維過程,把課本當成一本死書,照本宣科,那麼就不可能把知識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識的形成過程很好地展現開來,那學生也只能是死記硬背、機械模仿。這樣的教學也一定是既沒有生機,也沒有深度。不可能使學生的知識形成網絡,更談不上讓學生主動建構。因此,教師熟練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讀活,是使數學教學成爲思維活動教學的前提,也是提高我們教學水平的前提。

教師理解教材,解教材的思想,有一個完整的認知結構(暫時),並不等於學生也理解、解和有。學生不是靠我們頭腦裏的數學思想方法就可以掌握新知識的,而是靠我們教師把自己的思想變爲行爲。學生是通過我們的語言、我們設計的教學過程、創設的思維空間到達知識彼岸的。同時,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完全依靠教師的主導。

不論我們教師對教材挖掘得多深,理解得多麼透徹,把教材讀活到什麼程度,但如果不能對教材進行很好地加工、處理,不能把理解的落實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很好的設計,那麼,對學生學習來說,都等於零。教師也只能是啞巴吃湯圓——自己心中有數。因此,我認爲:教師還必須遵循教學規律,緊密結合實際,選取恰當教法和教學手段,把教師的思維內容轉化爲學生的思維內容。教師先受到啓發後,再通過老師去啓發學生。如果教師只停留在自己理解,而不善於教學,那教學效果一定不好。因此,我非常重視在提高自己駕馭教材能力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的設計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方法很好地體現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努力使自己真正成爲課本與學生之間的活生生的中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通過老師的課堂教學,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具備該具備的各種能力,提高應有的素質。因此,我認爲教師熟練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讀活,設計出合理的教案,並在實際教學中靈活地加以運用,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根本保證。

總之,教師讀活教材,熟練地掌握教材,是我們備好課、上好課的前提和保證。有這個前提和保證,我們才能把知識的形成過程弄清楚,講清楚,才能給學生設計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爲他們主動構建認知結構奠定基礎。有這個前提和保證,我們才能解知識形成過程中所運用的思想方法,纔能有機地滲透給學生,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全面完成小學數學教育任務。

數學教學隨筆4

在設計《歸總應用題》時,我把這堂課分成五個板塊:“學習導航”、“複習舊知”、“探究新知”、“基礎練習”、“你說我說”。

在第一個板塊中,我給予了該課的相應學習學習目標和重難點,讓同學在課前就明白學習目標,有利於他們更好的學習。在第二板塊“複習舊知”裏,有效地實施了以同學爲主的教學原則,首先給同學營造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網絡環境,運用網絡教室的演示功能,同學更好的學習。在這個板塊裏還爲組織協作學習提供了很好的環境。第三個板塊“探究新知”,完全是小朋友們自由探究,給出任務後,教師不能急於講解。讓同學討論,分析任務,提出完成任務需要做哪些事情,即在探索中通過自主學習提出問題。這個時候,應該是課堂氣氛最活躍的時候,提出問題中可能是以前學過的,這些問題自身就會解決;另一些是新知識點的問題,就通過小組活動,教師引導來完成,使同學們更好地掌握新知識。第四板塊“基礎聯繫”,在這個板塊裏,我設計了大量練習,同學們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選做一些題,然後自身覈對,同學們可以立即知道自身的問題。並和時的糾正。老師可以對有困難的同學和時進行輔導。第五個板塊“你說我說”,同學們可以把自身的收穫,自身不懂的,還有自身想說的話,留在這個板塊裏。

在這節課中,我感覺對每位同學基本上照顧到了,對不同層次的同學也照顧到了。在講解過程中,對同學機的控制較好,該控制的時候就控制,不應該控制的時候不控制。我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展示同學的效果時比較熟練,這達到了激勵同學的作用,也起到了信息反饋的作用,這個環節值得繼續發揚的。

在上應用題這塊內容的時候我注重情景的創設,注重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繫,讓同學在生活情境當中體驗新知,複習舊知。充沛發揮同學的自主性和發明性。使得同學真正在體驗中走進數學。

本節課立足於同學的主體發展,重視同學的主動參與,同學能根據教師的導,積極主動地學。知識與能力同步發展,智育與德育容於一體,較好的實現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覺得做的比較好的有這幾個方面:

一、依據認知水平能動駕馭教材。

教材總是滯後於時代發展,教材不可能適應所有地正,所小同學本節課依據同學的認知特點以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我進行教材重組。我這樣來設計:

0.1米=1分米0.10米=10釐米0.100米=100毫米

這樣設計有利於引導同學根據小數的意義動身研究新問題是小數意義的運用,而不是重複。

二、注重方法滲透,引導自主探索。

同學要獲得終身可持續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既應注重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更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在學習中的滲透。本節課多次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同學探索精神。

1、引出4分米、0.4米、0.40米時滲透了估算遷移和類比的思想方法;

2、教學0.4米=4分米時,滲透了等量替換思想。並由此展開同學積極運用類比推理方法進行探究式學習。

3、在探究活動中,充沛體現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同學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同學主動參與了數學問題的提出和數學結論的獲得和數學知識的應用全過程,學會了一些學習戰略。

三、聯繫生活實際,培養應用意識。

數學是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在生活中處處有應用。本課採用聯繫生活,引入新知—聯繫生活,應用新知的教學過程。三個醫生的丈量—購物單。很自然的從生活中引入、探究和應用。

四、營造民主氣氛,培育創新意識。

本課教學中經常以商量的口吻與同學交談,比方:××同學出生4分米可以嗎?猜猜看,願意嗎?對購物單滿意嗎?非常感謝陳××同學給我指出的錯誤,你是怎麼想的,還有什麼不理解?你總結髮現了什麼。等等過些話簡單、充沛尊重同學成爲同學的一員,由此建立起來的師生關係更加民主、平等、融洽,從而形成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情感溝通。老師對同學的評價對同學發生了莫大的鼓勵,增強了同學學好數學的信心。非常好,有考慮性,有創意,不錯,請坐等。這樣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同學提供了充沛的自主活動空間和廣泛交流思想的機會。激發同學獨立探索,合作研究,大膽發表不同見解,進而增強創新意識。

如何營造氛圍是我們教研組研究課題。

我除了這節課,平時也很注意,讓同學在寬鬆學習環境中營造民主的氛圍,同學很大膽提出一些想法,有的很幼稚,有的很有創新。

五.設計多層次的練習,提高學習興趣。

①、判斷哪些符合性質問題面比較廣,有針對性。

②、練習有彈性,數量和難度上滿足了好中差,各類同學的需要。

③、聽寫練習。

④、練習中對下節課的延伸。

本節課有幾點缺乏:

①、實驗操作與性質歸納有點脫節。

②、3.02=3.2判斷符合性質時,要有一個明確的交代。

③、概念的解讀,不夠到位。

在教學中,我長期細心觀察了學習吃力、成績始終不能有較大進步的學生,我發現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個努力、嘗試、多次失敗的過程。現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家庭獨生子女優勢”、義務教育的普及,他們一帆風順進入初中。優越感使他們養成怕麻煩--急於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敗,不敢面對失敗的心理。但學習處處有困難,在多次面對失敗之後心中的天平失衡,學習的熱情、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在學心上就不見進步。基於此,在教學中我試着運用了失敗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這一問題。學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養、提高。只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心理訓練,養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煩、不怕失敗、敢於挑戰,定能使學生學有所成。

但是,教學中,我明顯存在許多不足。比如,課堂開放過度,合作流於形式等。在今後教學中,我一定要真正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數學教學隨筆5

在教學實踐中深深地體會到,積極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動和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培養好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數學教學得心應手。就此,本人想談一點淺見,以待指教。

一、注重實踐教學,創造成功條件,激發學生興趣

要使學生一拿到數學新書時就愛不釋手地翻來覆去瀏覽,學生的興趣是它的基礎。積極的興趣的傾向是朦朧興趣的開始,那麼如何把握契機,把這種積極的心理傾向設法轉化爲一種積極的真正興趣,這在第一課尤爲重要,特別是佈置第一課的前置性學習中尤爲重要。

二、設計育人情境,培養學生情感,使生親師信道

積極的情感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思維和學習潛能。學生聽課也伴隨一定的情感,而學生的情感往往同他對知識的領會程度,對教師教學的興趣密切相關。

三、情感傾斜,關注學困生

對於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如果教師在情感上多一些傾注,在課堂多一些關注,課後多一些幫助,他們在學習上可能會有所提高,學習的興趣、積極性也會隨之提升。

三年級數學教學隨筆【六】

數學教學隨筆6

學在原教材中是一個重點,更是一個難點,很多孩子往往一遇到應用題就不知如何是好了,我想這不僅與原有教材的編排思想有關,更與教師對教材的處理與教學方法的使用有很大的關係。

衆所周知,原有的小學數學教材在每個學期都分門別類地安排了一些應用題的學習內容,並且各內容之間既相互銜接又各成一個模塊。很多學習的內容都是以某一模式爲代表展開的,學生在學習這些應用題的過程中與其說是開發他們的思維,不如說是讓他們在模仿中學習解題的技巧。因而,在整個的編排中很突出解題技巧的運用與學習,這樣一來教師往往在課堂上傳授最多的是如何解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想掌握的也是如何解題,雙方的教學重心由發展思維轉向到掌握解題技巧上來了。

可能正是由於我們對應用題這種理解,我們不斷地演繹着教材中的解題技巧,把教材中的每一個與解題有關的技巧吃透、用透,而我們教師在這樣的整個環節當中,都是以一個成人的思維在進行思考,從數學這一科學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沒有想到我們教育對象的年齡特徵。可能正是在這種潛意識的驅動下,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寫出計算時的想法(小標題),理清每一步的數量關係(畫線段圖),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理性地認識應用題中的數量關係,以爲這樣一來孩子的應用題就學好了。

然而,事情的結果恰恰與我的出發點相反,雖然一部分孩子初步掌握了線段圖的畫法,但也就是個依葫蘆畫瓢,變化一下數量關係還是不會。還有一部分孩子本來能完整地理解題意並能解決相應的問題,給我這樣一折騰,反而出現了許多不該應有的錯誤,自己原有的思維給擾亂了,沒有收到我預想的學習效果。

面對孩子們出現的這些情況,我想在下一環節的應用題學習中,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誘導和鼓勵學生學習一些科學的思考方法,但不對學生的解題策略進行一些強制性的統一,這樣一來孩子們的思路會更寬一些,想法會更多一些,或許學習的效果會好一些的。

數學教學隨筆7

現代教學內容豐富多彩,五花八門。教學的對象個性迥異,教學的觀念也層出不窮。作爲初二的一名數學老師,針對教學的這一特點,本學期我加強了對“學、探、議、練”教學實踐。

其實數學是開啓科學知識的一把鑰匙,培養學生創新很重要。初二學生的特點是求知慾強,特別是對新鮮事物接受快,但不喜歡抽象的乏味的知識,所以好多同學不喜歡數學,因爲他們從課堂中感受到了乏味的計算、嚴密而難於理解的推理,缺乏創造性和趣味性的知識灌輸,而創造性思維,發散性思維,邏輯性思維,提高學生智力的關鍵。然而傳統的數學課的教法,使數學學習乏味無趣。

那麼怎樣才能學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第一,走出從數學到數學的圈子,走進生活從生活中找數學,學生活中的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是生活中處處存在的,學數學是爲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加學生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產生數學和生活實際的需要是推動激發人的求知慾望的第一原動力,新教材數學知識的學習力求從生活實例出發,從他們熟悉的感興趣的問題引入學習的主題,因此在上課時必須創設豐富的問題情境。

第二,從生活實際中引入數學知識,有助於展現數學與理論及其他科學的聯繫,突出數學化的過程,有助於學生應用。

第三,注重知識的獲得的過程,給予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爲學生提供探索知識的機會。在學習中探究,讓學生摸着石頭過河,只有這樣才能加深學生記憶,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慾,讓他們覺得這些知識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發現的,有一種科學家創造發明解決新問題,發現新知識的成功感,故在新知識傳播時用這種方法更有效。

總之,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參與意識,尤其要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主動探究,使學生由原來受動者變成現在的主動參與者,學生的學習興趣纔會越來越濃厚,才更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應用數學,所以對課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的欄目,不能只流於表面,、流於形式,要做好、想透徹和議透徹給予學生充分時間,真正做到“做中學”和“學中做”。

數學教學隨筆8

我從去年開始帶小學四年級數學,今年是第二年了。小學四年級,正是往上的過渡時期,四年級以前他們還比較調皮和好動,可是從四年級開始就必須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但是,要想讓學生一節課45分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

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對於優生有的聰明男生很好動,特別是考試做題的時候很不細心。正是由於他們的不細心,所以考試的時候很少能全做對的。所以我就用這點來教育他們不要總認爲自己聰明就可以不虛心學習。如果打擊他一次上課就能好幾天。所以對於優生上課也應該多關注些。

對於中等生,他們雖不擾亂課堂紀律,但是上課也很難聽進去。有時我就把他們叫起來,問他一個剛講過的問題,他根本不知道你講到哪了,我就提醒他們注意聽,多組織課堂教學。

而對於後進生,首先給他們訂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而是讓他們跳一跳就夠得着。這樣不止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嚐到成功的喜悅。在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就要適時的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並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的。用愛心溫暖他們,讓他們體驗到愛。並且在課下時間多幫助他們。本身他們基礎不好很容易堅持不住,所以多給他們講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讓他們一點一點的進步。除了這些之外,作爲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說話要和聲細語。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給學生講課時不管你多生氣,多着急,在給學生講課時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講解。永遠記住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要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他喜歡你纔會願意學這門學科。

數學教學隨筆9

如何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數學作爲開發人腦資源,培養創造力的主力學科,對課堂氛圍,學生集中精力,進入角色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數學課的導入能以最少的話語,最少的時間,使學生進入數學王國,並且能承上啓下,溫故知新,激起學習慾望,又能聯繫以前知識,爲進入學習高潮作準備。

一、用懸念導入

在導入新課時,教者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創建“憤”、“緋”情境,使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慾望,能促使學生自覺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使情、知交融達到最佳的狀態。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老師先寫出一個數“321”,問學生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經過計算後,學生回答:“能!”接着老師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先自己計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後來考考老師,每個同學報一個數,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判斷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這時,教室裏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似乎都想來考倒老師。但老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都能快速準確地判斷能否被3整除,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接着,老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計算,能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願望。

二、巧用遷移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邏輯性、系統性強,新知是舊知的發展和深入。巧用舊知導入新課,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學“認識幾分之幾”時,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段“孫悟空分月餅”的西遊記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遇到一位賣月餅的老爺爺,望着那香噴噴的月餅,孫悟空和豬八戒讒得直流口水。老爺爺說:“你們要吃月餅可以,我先得考考你們”。他拿出四個月餅,說:“四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兩人很快答出。然後又拿出兩個月餅平均分給兩人。最後他拿出一個月餅問:“一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悟空和八戒回答說:“半個”。那麼半個用一個數表示怎麼寫呢?這下便難住了悟空和八戒。這裏利用學生們喜愛的西遊記故事,很自然地從整數除法向認識分數過渡,利用舊知做鋪墊,過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啓”而能“發”,激起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

三、借用教具導入

兒童地世界是獨特地。教學伊始,有目地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地事物、圖畫等教具,不僅能激發學生地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地觀察能力和應用數學能力。例如:在教學“角地初步認識”時,先出示紅領巾、五角星、學校地多邊形花池等實物圖,讓學生從自己熟悉地日常生活中來尋找角。在教學“比地意義”時,老師出示一面國旗,滿懷激情地說:“同學們,今年10月1日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週年。這是一面國旗,它地長是3分米,寬是2分米”。然後再引出比地意義。這裏,既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師生共同營造出無比自豪地“愉悅”氛圍,同時,美麗地國旗也使學生受了藝術美地薰陶。

當然,新課的導人方式還有很多,如講故事。猜謎語、做遊戲、聽音樂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一切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爲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願學、善學、樂學。

數學教學隨筆10

數學內容走進小學生生活,讓小學生感悟數學的價值。力求做到數學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讓小學生感悟和體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必須認真學好數學。

(一)尋求知識背景激起小學生內需

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算理、法則等都可通過追根尋源找到其知識背景,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把數學知識向前延伸,尋求它的源頭,讓小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從何處產生,爲什麼會產生。在此基礎上再來教學新知,小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學習動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幫助小學生建構

衆所周知,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與小小學生以形象思維佔優勢的心理特徵之間的矛盾,是造成許多小學生被動學習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佷多抽象的數學知識,只要教師善於從小學生生活中尋找併合理利用它的“原型”進行教學,就能變抽象爲形象,小學生的學習也就能變被動爲主動,變怕學爲樂學。

(三)用於現實生活領略數學風采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小學生了解知識從哪裏來,更要讓小學生知道往何處去,並能靈活運用這些知識順利地解決“怎樣去”的問題,這也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和歸宿。

數學教學隨筆11

不知不覺間,這個學期又過去一半了。中期考試剛剛結束,我所代的數學成績雖然高於其他兩班,其他兩班的及格人數不及這一個班的及格人數,但回顧這半個學期來自己的數學教學工作,感覺無論是課堂教學效果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都不容樂觀。尤其是在本次期中考試中,成績相比七年級時下滑較大,同時也暴露出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特別是幾何知識解決問題時所存在的缺陷:基礎知識不夠紮實,基本性質、定理定義掌握不牢,練習不夠,運用知識點十分不熟練,思維缺乏想象能力和創造性。經過試卷對試卷進行了細緻的分析,結合平時上課學生的表現與作業,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一、思想認識不夠,過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能力。

我這學期接了八年級一班,由於前兩個學期都取得不錯的成績,特別是上學期教育局的抽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因而過分相信學生的能力,而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和解題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直接導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的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忽視了部分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的學生,造成其學習困難增加,成績下滑,進而逐步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爲後面的繼續教學增添了很大的困難。

二、備課過程中準備不足,沒有充分認識到知識點的難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

從本次期中考試成績來看,數學成績處在中等及稍偏下的學生成績下滑較大。回顧自己在教學中所進行的備課工作,以及針對性練習,感覺難度過大,沒有估計到中等生的學習能力,無形中給中等生的聽課和理解增加了難度,造成其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透徹,運用知識的能力下降。通過調閱部分中等生的期中考試試卷,發現中等生在答題的過程中,知識點混淆不清,解題思路混亂,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

三、對部分成績較好的學生的監管力度不夠,放鬆了對他們的學習要求。

本次期中考試不僅中等生的成績下滑,少數平時數成績較好甚至單元測試可以拿到100分以上(總分120分)的學生考試成績很差,勉強及格甚至不及格。像張曉雪平時很優秀,而這次只考了87分,安來傑考了54風。究其原因是對該部分學生在課後的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沒有過多的去關注,未能及時發現他們存在的問題並給以指正,導致其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學習也不如以往認真,作業也馬虎了事,最終成績出現重大危機。

四、沒有抓緊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從這次期中考試來看,相當部分學生存在着計算方面的問題,稍微複雜一點的計算錯誤百出。有部分學生甚至不會找全等三角形對應邊、角,常用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SAS”、“ASA”“SSS”這幾個定理都沒有掌握好,至於角平分線性質及判定定理和線段垂直平分線性質與判定就更不用說了。相當部分學生分不清平方根與算術平方根的區別與聯繫,不會進行簡單的開方計算。和無理數有關的內容一塌糊塗。

通過對前半期的分析、總結和反思,下半期的數學教學主要從以上四個方面入手,着力解決前半學期數學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和不足之處,備課的過程中切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採取有針對性的補救措施,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加強對學生課後學習和練習的監管和督促力度,加強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其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全面提高班級的數學成績,爲今後的數學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做好每堂課的課後教學總結,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留教學死角。

數學教學隨筆12

談到教育,話題很大,思路很廣,一萬個人有一萬種說法。然而作爲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我的理解與感受用這八個字來概括最爲恰當,即:享受教育,體驗幸福。

幸福感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的,從生活中或工作中獲取,而工作佔據了我們大部分時間,如果工作本身能帶給我們幸福感,那人生還有什麼遺憾的呢?作爲教師,能不能體驗到教育的幸福,取決於能不能用“享受”的態度來對待教育工作。

熱愛教育,我慶幸我也是一位教師。我酷愛我所任教的學科——數學,我更熱衷於帶領我的學生去感受數學、運用數學。儘管面對無盡的困惑,卻時刻胸懷教育良知,默默無聞於紛雜的浮躁之世,辛勤耕耘,播種善良,播撒智慧。難怪近四百年前誇美紐斯感言: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我想這“光”不是職業本身榮耀的光,而是教師心底發出的願意照亮別人的博大的“愛之光”。

熱愛工作,我從不忍隨便糊弄一節課,總想將我的知識技能更多更好地傳授給他們,以滿足大部分學生求知的慾望。而對於一些還不太愛學習數學的學生,我採取增強數學趣味,多鼓勵多表揚,以及採取合理獎勵措施來激發他們對數學的學習熱情,不知不覺就提高了他們的數學水平。因此,我帶班級的數學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各項工作也深受到領導、同事和家長們的讚許。

熱愛學生,我平常從來都是以一種平等民主的態度對待他們,溫和友善,尊重他們,關心他們,幫助維護他們人格健康發展。對後進生放低學習要求,教育其端正態度,而從未體罰或說些傷害其自尊心的話。對一些有缺陷的學生從不歧視,如果他們被其他同學嘲笑,我會及時教育不對的學生,及時維護弱勢學生的人格尊嚴。對偶有犯錯的學生,我也是很注意。不會讓他無顏見人,失去改過的信心。我從不會認爲這些都是班主任的事。我知道每位老師對學生的未來都會有影響,而學生的心靈是最需要關懷的,它對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學生對我的滿意率一直比較高,學生課堂的總體表現也不錯,學生對我的尊敬,和背後的稱讚,都是對我的回饋,我很欣慰。我感到“享受教育”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真實地存在。

最後,願天下所有的老師都能享受教育、體驗幸福!

數學教學隨筆13

(一)

課堂教學儘管是由很多變量制約的,但是每次課的教學,教師在備課前都已完成“二透”、“三有”、“四明白”。“二透”即大綱透,教材透;“三有”即有精選的例題和習題,有整體的教學規劃(使之有序),有學情分析(可以出現的結論預測)“四明白”即明白知識點,明白重難點,明白思維切入點,明白板書設計(便於小結)。在實際教學時,只要不照本宣科,那麼,還課堂給學生就會物化爲累累碩果!

(二)

把初中數學課程比喻爲一棵樹,根深才能葉茂。

1、使學生真正懂得學習數學的目的,使他們真正對數學感興趣,這就是這棵樹的根,這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真動力。

2、初中數學課本最基本的概念及運算,好比這棵樹的主幹。所以無論如何要使之系統化、條理化、清晰簡明、精煉紮實、貫通一體爲要,同時要反覆提煉、歸納,使之在學生心中變得愈簡明愈好。

3、圍繞課本上這些最基本的概念而靈活運用的習題,好比這棵樹上的枝葉。充分運用這些習題培養學生應用課本上的基本知識解決種種具體問題的能力。

4、樹的枝葉不宜太多,太多了學生會太累。也不能太亂,

太亂了學生會太煩。更不能用別的樹上的枝葉來折騰學生。

5、當學生在做任何習題時,最好能時時提醒他們要從樹的主幹上來理解,從而使他們能從種種貌似繁雜習題中,看到它們其實是課本中基本概念的簡單運用的真面目。

6、時時使學生心中只有一棵簡單清晰、有條不紊的初中數學之樹的體系,有一充滿勃勃生機的根及堅實簡明的主幹支撐着初中數學知識的全體。這樣學生就能夠在任何時候都能以從容輕鬆的心態來應對任何貌似複雜,但實質上是很簡單的問題,也就不會感到數學知識雜亂無章了。

一旦使學生明白了自己日常的功課、作業、考試,也無非是課本上基本概念及基本運算的變體形式,真正知道這一萬變不離其宗的迷底,學生就不會被日積月累的知識所累、所困,而是能保持輕鬆、清醒的心態來應對各門功課、考試乃至將來的中考、高考。

其實,各門功課的學習之道都是如此。胸有全局,重點清楚,就不至於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在知識的末梢上過多地消耗精力和時間,到頭來,反倒沒有精力去重點知識了。

(三)

實踐表明,培養學生把解題後的反思應用到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養成檢驗、反思的習慣,是提高學習效果、培養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反思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各方面的培養都有作積極的意義。

1.反思題目結構特徵可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2.反思解題思路可培養思維的廣闊性;

3.反思解題途徑,可培養思維的批判性;

4.反思題結論,可培養思維的創造性;

5.運用反思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組塊,可提高學思思維的敏捷性;

6.反思

數學教學隨筆14

實踐表明,培養學生把解題後的反思應用到整個數學學習中,養成檢驗、反思的習慣,是提高學習效果、培養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題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題指導思想就會有不同的解題效果,養成對解題後進行反思的習慣,即可作爲學生解題的一種指導思想。反思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各方面的培養都有作積極的意義。反思題目結構特徵可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反思解題思路可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反思解題途徑,可培養思維的批判性;反思題結論,可培養思維的創造性;運用反思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組塊,可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反思還可提高學生思維自我評價水平,從而可以說反思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有研究發現,數學思維品質以深刻性爲基礎,而思維的深刻性是對數學思維活動的不斷反思中實現的,大家知道,數學在鍛鍊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而這種鍛鍊老師不可能傳授,只能是由學生獨立活動過程中獲得。

案例:在學習命題和逆命題時,學生都知道命題和逆命題只是題設和結論的交換,但是隻有一部分學生能適當地加減文字使語句通順,這就反映了有一部分學生的思維比較慢一些。還有就是在學習逆命題時,不能證明,只能舉反例加以推翻,有的學生就不知道怎麼回事,舉反例也是言不由衷,充分說明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成績的提高。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教學時,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幾何證明題的證明時,要求學生注重邏輯性,嚴密性,不可東一榔頭,西一棒,一定要注意每一步都要有理論依據,能講得通才行。並且再三強調,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可以直接用,其餘的都要加以證明,不可想當然,不講理論依據就拿來用,是行不通的。我要求學生在做完每一道題詩,最好給其他學生講一講,別人能明白,又提不出疑問,才說明你做的題成功了。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高。

儘管我在教學時千方百計,努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效果不是很理想。我進行反思,學生的基礎太差不容忽視,影響了數學成績的提高。儘管如此,我還是要努力,提高我教學能力的同時,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共同創造一個數學成績提高的新臺階。

數學教學隨筆15

1、創設寬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課前交流,通過碰到好朋友,美國人與中國人不同的表示方式,一句“誰願意跟老師握手?”一下子把全班同學的熱情給調動起來。隨後,我接着說道:“我和大家在相處中,我們相互成爲了好朋友,你是怎樣理解‘相互成爲好朋友’這句話的?”通過此種形式讓學生從感性上理解“互爲”的含義,爲後面學習倒數的意義作了鋪墊,同時也爲寬鬆的課堂氛圍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2、創造一切機會,讓學生自主探索。在進行倒數意義探索時,我說出兩個互相顛倒的分數,讓學生模仿老師在舊知的基礎上也同樣說出這樣的兩個分數,然後我的一句“你們發現了什麼?”學生觀察比較,進而發現規律,從直觀上初步認識了倒數,並給倒數下了定義。接着,我出示()×( )=1,讓學生寫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儘管倒數的意義剛剛講過,學生要想寫出這樣的兩個數,還是要動一番腦子的。接着,我問到:“你們是怎樣這麼快就找到了乘積是1的兩個數?”從而在學生的回答中,捕捉有利於下一環節---倒數方法的生成的信息。“你是怎樣想出這些數的倒數呢?能把方法介紹給大家嗎?”求倒數的方法很簡單,關鍵在於讓學生親歷學習過程,悟出求倒數的方法。

3、提倡小組合作,在討論中,老師真正以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實現互動對話式教學。在求倒數方法之後,我出示了小組討論題:怎樣求一個整數的倒數?1的倒數是幾?哪些數可能沒有倒數?由此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交流,整數的倒數就用1除以整數,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 “1的倒數爲什麼是1?”“0爲什麼沒有倒數?” “0沒有倒數是因爲1÷0=0” “0作除數無意義。因此,0沒有倒數。”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