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中的可行性分析怎麼寫

本文已影響2.31W人 

論文中的可行性分析怎麼寫,我們在求職的過程中難免碰壁,懂得人際交往也是職場制勝的法寶,遇到不喜歡的同事是難免的,面試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些細節,小編這就帶你瞭解論文中的可行性分析怎麼寫。

論文中的可行性分析怎麼寫1

論文中的可行性分析怎麼寫

1 首先,你需要知道什麼是可行性分析

最早可行性分析用於做項目,也就是一個項目是否成立,需要進行策劃之前的預估,包括成本,材料,實施人工等各方面的預算預估,以模擬這個項目是否順利進行。

可行性研究是要求以全面,系統的分析爲主要方法,經濟效益爲核心,圍繞影響項目的各種因素,運用大量的數據資料論證擬建項目是否可行,對整個可行性研究提出綜合分析評價,指出缺點與建議,爲了結論的需要,往往還要加上一些附件,如實驗數據,論證材料,計算圖表,附圖等,以增強可行性報告的說服力。

2可行性研究如何寫?

首先,把論文當作一個項目。

可行性研究在論文中只佔一二百字的字數,多的話也不會超過四百字,因此,需要你明確你寫作的核心,比如你寫了一個有關於市場的論文,那麼你就要知道你研究的主體是什麼

其次,驗證自己的觀點

通過做實驗分析,通過做數據分析,通過做調查問卷,你調查的主體具有客觀性,你所研究的具有一定的意義

最後,總結

例如,經過對某學校高三年級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問卷調查,問卷對象爲全體高三年級學生英語口語測試成績單,此調查具有普遍性,且覆蓋率較高,因此其調查問卷的結果具有可行性。

3可行性研究需要注意什麼?

必須具有數據,或者實驗支撐,或者理論支撐,完全構想不算。

切記套話

字數不可太多,注意與建議區分開

可行性分析不寫論文遇見的困難,只寫你這個論文爲什麼行得通

說白了可行性研究就是向老師證明你爲什麼寫這個選題,你這個選題寫出來有什麼價值。

論文中的可行性分析怎麼寫2

一、德育活動課有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傳統德育的一個致命弱點就是忽視學生在德育中的作用,忽視作爲獨立個體,有着巨大發展潛力和個別差異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表現在德育的目標和內容的設置編排上,在途徑和方法的確定選擇上,既不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也不關注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的過程成了教師備課的中心任務,學生在課堂上扮演着觀衆和聽衆的角色。在預先安排的固定目的、組織方式、活動程度等具體要求下,學生被動地進行着一種程式化、履行公事式的機械錶演。這種反理性的教育方法造成了教育與現實之間的懸殊差距。而德育活動課注重弘揚人的主體性,挖掘和引發人的自覺性、積極性、獨特性和創造性,從學生興趣出發,從學生的情感需要、意志、理想出發,在活動中爲學生提供發展個性,進行獨立思考和選擇的道德實踐的機會,使他們在實踐中藉助於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智慧,努力探索,在活動中不斷強化道德認識,培養道德情感,促進自身品德的發展。這充分體現了對學生主體的尊重,體現了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特徵。20世紀60年代,科爾伯格利用道德兩難問題爲學生提供積極參與和決策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道德問題的討論,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作爲道德教育過程中的主體並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主體作用。提高了道德的層次。其基本價值就是向我們論證了主體的參與和自主活動是道德發展的前提。沒有學生的主體參與就不可能有真正道德的發展。換言之,活動是德育的生命。沒有了活動,便沒有了德育。

論文中的可行性分析怎麼寫 第2張

許多教育工作者都做了不少這方面的嘗試,其中京西一位老師是這樣做的:

清明前夕,爲配合進行傳統教育,他提倡在校住宿的學生利用週末回村採寫革命英烈傳記,前後歷時一月,共得32篇烈士傳記、17篇祭奠烈士的詩文,清明前夕利用這些材料召開班會,使師生受到深刻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學生寫的是本村的甚至是自己的叔伯親人,感情真摯,有的可寫,而且這項活動牽動了許多人的心,幾乎在每個學生背後都站着不少的人??他家的人,他家族的人,他們村的人,大家都給他鼓勁兒,支持他寫好,希望他寫好,孩子也意識到自己責任重大,故而責任心很強,惟恐寫不好給英烈、給家庭、給家族、給本村人臉上抹黑,所以用心備至,結果出人意料。

一位老師在講完《爲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一文之後,爲了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理解,爲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爲了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他會同當地廣播電視局搞了一次題爲“來自家鄉的報告”的徵文,效果也很好。學生利用週末或分組或個人分頭回村採訪調查,寫採訪記錄,回來整理成文。像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寫的都是本鄉本土的真人真事,學生熟悉,有一種親切感和自豪感。中學生雖還談不上什麼建功立業,但是現在的青少年和過去的青少年相比,接受知識和各種信息比較早,比較快,量比較多,面比較寬,因而顯得更聰明智慧,他們非常渴望早一些發揮自己的潛能,能用自己的筆爲家鄉、爲社區做點兒實際工作,他們是興奮的,興趣是濃厚的,心理準備是充分的,態度是積極的,熱情是高漲的。他們早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渴望一展才華小試身手,宣泄自己的幹勁和力量,故而也易於發動。在這些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最使人感喟良多的是學生的變化,他們走鄉串寨深入羣衆調查學做羣衆工作,學到了課堂內、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增強了與人交際的能力。學生通過親身考察,看到了我們工作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和社會發展過程的深刻變化。學生的心絃真地被撥動了,以前學生雖學哲學,但是看問題多犯主觀、片面、停滯的毛病,一開口一動筆就是不正之風,就是壞人壞事,看的多是陰暗面,總愛置身事外袖手於旁,以批評家、旁觀者、評論家的姿態出現。現在一事出現,學生不再只是發牢騷指責,而是試圖以主人翁、建設者的姿態去研究它、分析它、改變它,明白了天下的事情是複雜的,一件事發生總有重疊相生的原因。能嘗試着用辨證的、客觀的、全面的、發展的觀點去分析問題,分清主流和支流。漸漸地,學生們認識問題深刻了,觀察問題全面了,分析能力提高了,思維能力加強了,這的確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二、德育活動課有利於學生德育實踐能力的培養

“道德根本上是實踐的”,道德的實踐本質決定了道德教育具有強烈的實踐性特徵。長期以來,我們的學校德育在學生的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爲上往往缺乏統一的整合模式。“對現實問題也很難培養出有道德選擇、判斷、創造能力的主體性道德人格”。德育實踐能力的培養則主要是運用道德認知,道德觀念和基本行爲規範,提高學生認識、分析、解決多種複雜具體的現實的道德問題的能力。

學生德育活動課的內容是極爲廣泛、極爲豐富的。就其內容的性質劃分,可概括爲:學習性的德育實踐,人際交往的德育實踐,社會公益性的德育實踐,自立自理的德育實踐等。實踐性德育活動是促進德育影響轉化爲學生品德的基礎。德育活動課就是通過多種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特點的教育實踐活動以及學生在實踐中的角色地位的需要、興趣、愛好與追求兩個方面的交互作用,使他們在完成學習、工作、勞動任務和進行社會交往與協作的過程中,一方面踐履社會、集體或教師提出的道德規範、行爲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會產生遵守道德規範、評價和協調人際關係及個人行爲的需要。這樣,學生便將形成相應的品德,發展一定的道德實踐能力。學生在道德形成過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轉變,其中道德實踐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實踐性德育課爲學生的品德外化提供了實際鍛鍊的機會,同時,學生對一定道德知識的理解掌握、運用和深化也依賴於德育實踐活動。

(一)學習性的德育實踐活動。學習活動是學生生活實踐的主要內容。爲此,德育必須引導學生學習適合現代生活的行爲規範和,要使學生懂得誠實、自強、責任心和尊重別人,要學習做人與做事的學問。必須用現實社會來教育學生,讓學生在參與真實的社會生活的過程中認識社會、瞭解社會、走入社會。在學習性活動中,學生能夠學會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係,還可以培養堅強的意志、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樹立正確的唯物辯證觀和科學精神。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創造精神、刻苦認真、耐心細緻等優良品德,以具備在未來社會中獨立生存的資本。

根據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積極開展有益的教育活動,是成功實施德育的一條重要途徑,但一定要注意這類活動重在動情,在情感上推動學生,真正能夠扣人心絃激動人心;學生到學校來就是爲了學東西的,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獲取各種知識,是學生的普遍心理和最大願望,所以整個活動要與學習緊密相關,萬勿忘記治學這一根本。倘能注意這兩點,那這樣的活動勢必會受到學生歡迎,且容易獲得成功,有事半功倍之效。某老師曾回憶起他曾經搞過的一個活動:各校結合愛國主義教育紛紛組織活動,好多學校到北京香山看紅葉,飽覽祖國大好河山。香山紅葉名聞天下,好則好矣,美則美矣,能夠前去觀賞當然很好,但是他當時所在的學校遠在香山以西的深山裏,東去香山140裏,車、錢、時間、安全就像四座大山一樣橫攔在他們師生面前,一時難以解決。而他們學校附近山巒起伏,秋葉如火楓林塗丹,名氣雖然遠遠比不上香山紅葉,但是卻也波瀾壯闊氣勢非凡。考慮再三,最後決定還是因地制宜、因陋就簡、量體裁衣。他從實際出發,靠山吃山,別具深意地帶着學生在本地步行登山,搞了一次秋日登高的教育活動。到了山上稍事休息,作爲語文老師的他便開始了“秋日登山”的第二項活動內容,即要求學生用各種修辭描繪眼前的大好秋景。學生眼觀美景文思泉涌,口出妙辭,這種寓教於樂的形式,收效非常好。

回校之後,他又趁熱打鐵,讓每個學生寫一篇同題作文,或記敘文、或說明文、或議論文。這一活動前後進行了五種訓練:一是登山體能訓練;二是意志磨練;三是培養了同學們登山下坡互相扶助關係他人的品質;四是語文知識的複習和運用;五是飽覽了家鄉絢麗多姿的大好秋景,以自己的觀察所得,以自己之口,以自己之手來讚頌描繪家鄉之美,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德育活動其實是一種訓練,他既可以把知識學活,激發學生愛學習的深厚情感,又可以錘鍊其道德品質。

時下一些專家學者提出教材教學線、實踐教學線開放型雙線教學,提出研究性學習,內容包括:學科課程拓展,關注社會問題和自我發展,要求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學會設計方案解決問題,這位老師的做法不是很發人深省嗎?

(二)人際交往性的德育實踐活動。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知識經驗的豐富和自我意識的覺醒。學生的人際交往也越來越具有複雜和深刻的特點。學生通過人際交往性的實踐活動、親身體驗人際交往的道德行爲規範。在交往中,他們學會關心、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對自己負責和對他人負責。學會與人相處等做人的準則。更重要的是通過交往、學生學會評價他人,能夠用別人的長處和優點來對照檢查自己,從而克服自己的短處和缺點,對自己有了更客觀、全面的認識從而形成了正確的自我評價能力。對青少年來說,良好的交往是他們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

經常率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老師們說起學生的進步和變化,總是非常感慨侃侃而談:孩子們經常到社會、到野外去,會遇到各種困難,諸如自帶飲水食品、行李工具,負重出行,長途跋涉越嶺登山,有時糧水不繼還要受渴捱餓,但他們咬着牙堅持下來了。從中磨練了學生意志,增強了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在校內野外進行科技活動,需要合作完成,上嶺下坡相互扶助,增強了他們集體觀念,團結互助關心他人的精神得到發揚。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與人交際、口頭表達能力。某小學參加各種科技小組的學生幾乎佔到全校學生的一半,他們經常要走出校園,到野外奔波,在街頭巷尾宣傳,這就大大增加了他們與人交際的機會,上至科學家、市、區領導,下至平民百姓,都經常會見,着實見過些世面,從而鍛鍊了他們的膽量、交際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三)社會公益性的德育實踐活動。社會公益性活動是一種直接服務於社會的活動,也是處理自我與社會關係的一種手段。如手拉手互助活動、爲希望工程募捐活動、青少年志願者活動。這類活動教育學生懂得從小要爲社會、爲國家承擔一份責任,應盡一份義務。在助人中體驗服務的快樂,在奉獻中培養無私的精神。學生從中不僅獲得了人生意義的感悟,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則更有利於引導學生說、學、做合一,知行統一,對以往說與做兩張皮的現象,具有特殊的批判和修正作用。

某一礦區原來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當地小學組織師生實地瞭解寫出調查報告,反映給礦領導,引起高度重視,不久修建了該地有史以來的第一批垃圾站,有效地改變了該地的環保衛生狀況。北京的珠穆朗瑪峯??靈山腳下的清水鎮人民的生活好了,家家青堂瓦舍,裏裏外外收拾得乾乾淨淨,可廢棄物品生活垃圾卻往外河灘一推,順着馬路牙子倒了下去,久而久之,109國道南側垃圾堆積如山,再加上旅遊線路的開闢,更使這一地區的環境污染日甚一日雪上加霜。清水鎮是北京的西大門,又是靈山旅遊區、百花山旅遊區、龍門澗旅遊區的必經之地咽喉要塞,髒、亂、差的環境既有礙觀瞻,又影響旅遊事業的發展,所以這種情況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清水中小學學生和清水人民一起,團結奮戰,終於清除了109國道一側的垃圾山,再現了該地山青水秀旖旎風光的本來面目。

學生參加這類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了社會,學生們爲自己小小年紀,用學到的知識爲當地發展獻策出力小試身手,發揮個人潛能而歡欣鼓舞,這正是愛國愛家的具體體現;向別人宣傳環保,首先要從自己做起,這樣也提高了學生的自律性和社會責任感。

(四)自立自理性的德育實踐活動。針對當前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學生自立自理能力較差,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和艱苦磨鍊,加強學生的自我服務性教育,如料理自己的生活,保持環境整潔衛生的勞動是非常必要的。在學校包括值日,保持教室、校園的整潔,佈置教室,改善學校環境和教學生活條件,綠化、美化校園等,這類的自我服務性、自立自理性勞動,不單單是爲自己服務,包括爲自己所在的集體服務,爲所居住的社區服務,爲國家服務。這類勞動,能使學生深刻體會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有責任關心家裏的一切事情,學會當家作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問題自己來解決。從而鍛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並養成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孝敬父母、關愛他人,繼而關心社會和國家的發展,勇於承擔重任的優良品德。總之,自立自理性的德育實踐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學會生活、自理自律,學會服務,樂於助人、學會創造,追求真知,全面提高青少年一代素質。這也是學生加強品德修養、立志成才的必由之路。

我們訪問了某個北京市五好文明家庭,這一家子人老少三代五口,82歲的姥姥,一雙已成人的兒女。孩子小的'時候,他們非常注意早期教育,要求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四歲的時候,已經能識一千多字,五歲半插班上二年級,1982年“六一”前夕他們被評爲北京市“四好家長”。隨着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又適時提出“每個家庭成員都把自己的事做好,就是對家裏最大的貢獻”,現在兒女都已長大成人學業有成,這一家子人相互體諒彼此和睦,家庭氣氛融洽祥和,在家裏逐漸形成了親情洋溢相互關心的氛圍,這一點可謂彌足珍貴,盧梭曾經說過:“只要父母之間沒有親熱的感情,只要一家人的聚會不再使人感到甜蜜,不良的道德就勢必來填補這些空缺了。”一旦家庭親情這道鋼鐵的長城形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便是莫大之幸,對於教育子女來講那是莫大之福了!

三、開展德育活動課的幾個基本原則

德育活動課的設計在內容結構上,首先要考慮應包含德育的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在層次結構上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內在規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深刻,力爭做到螺旋上升、循序漸進、有章要循、有據可依。德育研究中心承擔的“九五”規劃國家級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的研究與實驗》研究成果《德育》讀本爲德育活動課提供了一個載體,其中體現出來的編寫思路和設計原則都是我們在開展德育活動中所應遵循的。

(一)主體性原則。德育活動課應貫徹主體性原則,要充分體現學生的自覺自願性和自主參與性,而不是強迫他們按照已經安排好、策劃好、完全確定下來的程式去做,不給學生一點發揮和展示的機會。因此,學生的主體性或主體地位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給學生以選擇的權利。活動的內容由學生自己選擇;活動方式和具體要求由學生自己安排;活動的材料也由學生自己去搜集整理。二是看學生參與程度。一堂德育活動課是否成功,關鍵看學生參與的人數。如果一次活動只有少數幾個人參加,多數同學只是聽客、看客,這樣的活動是無法達到人人接受教育的理想效果的。應該給每一個同學機會,在活動中大膽嘗試,自我體驗、自我評價、自我教育。

(二)實踐性原則。德育應把以道德爲基礎的道德實踐作爲其終極目的,付諸於實踐。實踐是德育活動的根本特性。德育育人的實踐過程是內含於生活之中的過程,不可能脫離生活,凌駕於生活之上。因此,學生需要在生活實踐和社會實踐中獲得新的感知、體驗,從而引導自己達到自我激勵、自我完善的崇高境界。通過實踐,學生可以去認識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義,進而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人生理想。

源於此理,德育活動課應把學生引向社會,引入生活,走近大自然,去和周圍的世界積極對話,廣泛交流和溝通。這種以社會爲大課堂的教育方式,突出了教育的開放性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於煥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熱情,必能大大提高德育的實效。

(三)系統性原則。德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德育活動課的編排和設計也要考慮其系統性,決不能隨意、隨便地進行。就一堂德育活動課而言,它的教育性是通過活動來體現的,其深刻程度及教育性大小與否,也是通過活動的內容來決定的。而某些內容又需要反覆進行,步步深化。只有經過反覆的、長期的教育感染、薰陶和磨練,纔會收到一定的效果。這就是說它的內容和形式既要考慮其包容性和靈活性,更要考慮其德育的內在規律,只有掌握了德育的系統性,才能保證德育活動課做到“德育目標,一以貫之;德育內容,循序漸進。”

(四)創新性原則。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未來的世界,要求衝破舊的、僵化的思想,不斷產生髮展新思維、新觀念。這就要求我們在德育活動課中培植新的思想,要善於反思,勇於探索,勇於批判,勇於創新。要不斷研究和發現學生的特點和德育的規律,研究時代的特徵。在活動的形式、方法到活動的內容方面不斷有所突破和創新,以利於培養面向二十一世紀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五)開放性原則。現在全球正在實行經濟一體化,中國進入WTO之後向世界開放的力度會更大,我們的德育工作也應該是開放的,應該面向世界,博採衆長爲我所用。當然在開發中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應時時記住,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流行的未必是有生命力的,允許的未必是值得提倡的,我們適應社會既不是迎合,也不是盲從,只有超前意識下的行動纔是對現實更好的適應和對未來更好的準備。我們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德育可以向南韓、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借鑑,但是決不能等同,應該時時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和敏感性,要讓共產黨、社會主義的大旗永遠高高飄揚。

(六)層次性原則。工作注意區分層次這是十分重要的,德育工作更是如此。這中間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結構,年級高低,區別不同地域,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接受性,承認尊重差異,才能使我們的德育工作真正入學生之腦,進學生之心,增強針對性、實效性。

(七)研究性原則。德育是個老話題,但是多年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超前性都不強,本身就有許多值得研究的,而且面臨着迅速變化的新形勢,出現的新問題,都等着我們去研究解決,所以必須面對現實加強研究,提出對策,迎接挑戰,與時俱進,乘勢而上。

(八)鄉土性原則。要想讓德育取得實效,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充分利用當地的德育資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緊緊抓住當地特點,充分開掘利用當地的活生生的洋溢着鄉土氣息的材料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在師生共同立足的這塊熱土上耕耘播種,學生會有一種親切感和認同感,教育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非比尋常。德育活動課還是個新事物,確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人們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還有待於各位同道在實踐中不斷去研究探索。

論文中的可行性分析怎麼寫3

一、機關培訓中心現狀分析

1、內部設施過於豪華,失去培訓中心的原意。黨政機關興建“培訓中心”,在全國是個普遍現象,而大型國有企業,甚至一些邊遠窮縣,也在建“培訓中心”。全國各地風景名勝區,能看到各種“重量級”的單位和部門建的“培訓中心”,而且各培訓中心互相攀比,增加設備,有很多直接按照賓館酒店的格局建造。豪華的住宿設施和康體娛樂設施遠遠超過幹部或員工培訓的需求標準。

2、利用率低,資源浪費現象嚴重。由於“培訓中心”的設施重點是“對內服務”,常處於半經營狀態,許多設施長年閒置,利用率不高,從而造成公共資源的浪費。這些培訓中心造成大量非生產性國有資產滯留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既不講使用效益,又不求保值增值,使得國有資產大量流失。

論文中的可行性分析怎麼寫 第3張

3、政企不分或政事不分,滋生腐敗導致虧損嚴重。培訓中心大多數是事業單位,可獲得所屬機關一定程度上的保護,因此培訓中心不會象一般的賓館酒店那樣受到有關部門的監管,成爲部分領導幹部腐化墮落的“溫牀”。建設豪華的培訓中心,不僅可以爭取更多的財政經費,還可以爲培訓中心獲取不正當利益,將公共資源轉變爲本機關掌控的資源。由於培訓中心是由政府機關和國有企業建設經營的,是集體資產,個人不需要對此直接負責,因此有些培訓中心每年主管經營部門上繳的財務報表總是虧損的,需要財政或者預算外資金補貼,成爲年年虧空的“無底洞”。

4、財務管理不規範,政 府 財政不堪重負。當前培訓中心普遍存在資產帳外管理、資產出租收入難以收回、挪用財政資金、違規佔地、未經審批擅自搞基本建設等問題。財務管理的不規範只是一個表面現象,一些領導在這裏隨意搞招待等,這不但增加了財政的負擔,並且影響了政府對公共事業的投入。

5、人事管理不善,員工素質不高。培訓中心經營者往往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現代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一方面專業人員很少受過系統培訓,而普通員工更是存在培訓不足,服務技能差、操作不規範、服務質量低等問題。另一方面培訓中心由於實行事業編制,人員流動困難,從而導致人才閒置,人才浪費情況嚴重。

二、經濟型酒店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1、經濟型酒店的定義。經濟型酒店作爲一種新興產業,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產物,它與全服務型酒店不同,是滿足一般平民旅行住宿需求的產品設施。根據其特點和中國的實際情況,可以把經濟型酒店的定義爲以大衆旅行者和中小商務者爲主要服務對象,以客房爲唯一或核心產品,價格低廉(一般在300元人民幣以下),服務標準,環境舒適,硬件上乘,性價比高的現代酒店業。

2、我國經濟型酒店的發展現狀。經濟型酒店在上世紀90年代被引入中國,以乾淨、舒適、方便、實惠爲主要特徵。國家商務部的2006年統計數據顯示經濟型酒店在我國以每年200%的速度增長。可預見,在未來幾年,經濟型酒店還會保持同樣的速度迅速發展,成爲我國酒店業的後起之秀。

三、機關培訓中心轉型的意義

機關培訓中心向經濟型酒店轉型是一種全新的發展思路,既利於培訓中心的改革,又利於我國經濟型酒店實力的增強。

長期以來,事業單位是機關的附屬物,是一種特殊的主體,機制陳舊,缺乏活力,難以發展。通過改革,一是盤活了國有資產存量,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二是在置換國有資產的同時,吸納了大量民間投資和社會投資,使社會資本大幅度增加;三是可以釋放人的潛能。對於經濟型酒店而言,機關培訓中心向經濟型酒店轉型對於壯大我國經濟型酒店的規模,降低經濟型酒店的成本,提高我國經濟型酒店的國際競爭力有重大意義。

四、機關培訓中心轉型的可行性分析

1、政策支持分析。機關培訓中心向經濟型酒店轉型是適應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需要。現有的許多的機關培訓中心都是所在部門的下屬單位,實行的是事業編制管理,具有一定的行政級別和財政撥款。目前正在進行的經營性事業單位改制轉企是事業單位分 類 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繼國有企業改革後的又一次社會變革。將機關培訓中心推向市場,實行政企分開,參與市場競爭,進行市場化經營或通過拍賣、置換、改造等方式進行妥善處理。按照企事分開和機構剝離的原則,採取多種形式轉企改制,推動賓館、招待所、培訓中心進入市場,使其真正成爲市場競爭主體和獨立覈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使國有資產逐漸淡出服務業經營。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爲機關培訓中心向經濟型酒店轉型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2、市場潛力分析。目前國內對經濟型酒店的需求量很大,但有效供給相對不足,而且面臨國外知名經濟型酒店的挑戰。機關培訓中心轉型爲經濟型酒店後,能有效增加供給,壯大力量,提高競爭力。

(1)市場需求日益增大。經濟型酒店在中國是新興產業,成長迅速。一是隨着大衆旅遊的興起,經濟型酒店以其價格適中,質量上乘,服務優質等特點,成爲大衆旅遊者的首選。二是中國日益繁榮的經濟刺激了商務旅遊的發展,同樣產生了對經濟型酒店的巨大需求。一些設備豪華,裝修考究,服務優良,能大幅度降低價格的新型酒店業,開始受到商務旅行者的青睞。三是隨着中國入境旅遊的發展,國際遊客對經濟型酒店的需求也逐漸上升。

(2)有效供給相對不足。我國經濟型酒店市場存在嚴重的供給不足,行業增長空間非常大。業內人士分析認爲,以國內旅遊規模、消費者住宿消費額意願、中檔住宿單位數量三個指標測算,若我國的人均出遊率、人均中檔客房數達到美國一半標準,我國目前經濟型酒店行業的客房供應量還有近70倍增量空間。因此,機關培訓中心向經濟型酒店轉型可以有效增加市場供給,提高國內經濟型酒店競爭力。

(3)資源優勢分析。機關培訓中心可以爲向經濟型酒店轉型提供必要的硬件設施。黨政機關和企業的培訓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是專門的培訓與會議場所,但許多培訓中心實際上是以療養院、度假村的形式和要求建造,其設施設備作爲培訓中心的組成部分,具有較大的問題和弊端,但卻爲各類培訓中心向經濟型酒店轉型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設施基礎,可以節省不少人力物力。機關培訓中心可在現有情況下,按照經濟型酒店以家居精緻、簡潔爲目標的改造要求,關停部分設施,減免部分服務功能,對培訓中心的陳舊設施設備進行改造和適當裝修。這樣投資不大,但卻達到了舒適、便利、衛生、安全的基本條件。由培訓中心改建成經濟型酒店大大降低了投資成本,從而使經營成本也降低不少。

(4)投資收益分析。在中國,經濟型酒店一般爲一二千萬元的投資,再加上利用培訓中心原有的硬件設施,投資比較低,人力成本也相對較低;在用工數量上,星級酒店的客房數與員工數的比例通常在1∶1.2以上,而經濟型酒店一般在1∶0.5以下。經濟型酒店達到每年10%的回報率。中國經濟型酒店的平均出租率高達85%~90%,在正常情況下,高星級酒店需要10年才能收回投資,而經濟型酒店僅需5—6年即可收回投資。同時,經濟型酒店是結合物業與酒店的優質項目,政策環境較寬鬆,審批較容易,因此進入壁壘較低。機關培訓中心屬於黨政機關管轄,其知名度較高,人脈也較廣,能在更大的社會範圍內吸引投資,向經濟型酒店過渡。五、轉型的具體實施辦法

培訓中心向經濟型酒店轉型的具體實施有兩大重點,一是國有資產的轉讓;二是內部人員的管理。

1、資產轉讓。資產轉讓是培訓中心轉型的第一步,主要有三個階段,即資產評估階段、專家複審階段以及出讓階段。資產評估的重點和意義就在於明確資產出售範圍,合理確定資產出售價格,方便加強資產租賃合同管理和後續管理等。專家複審的主要目的是增強資產評估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培訓中心的資產出讓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一是進行股份制改革,國家以培訓中心資產摺合成股份,以物資形式參股,市場投資者以資金形式參股,成立股份制酒店。二是通過各種關係渠道由民營企業全盤收購,然後進行投資建設,或者機關培訓中心與其他企業簽訂合同,以協議出讓的方式實現資產轉讓。三是舉行拍賣會,通過公開拍賣將培訓中心資產經營市場化,拍賣的方式更加透明化,更加符合公平公開的原則。

2、內部人員管理。經濟型酒店人員配置精簡,通常是一人多崗,這樣既降低了經營成本,也減少了管理成本。培訓中心隸屬於黨政機關,缺乏有效的考覈機制和激勵機制。將原有培訓中心人員轉化爲經濟型酒店服務人員,關鍵是如何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主要做法有以下幾點。

(1)更新觀念。按需設崗,因事擇人,摒棄傳統的任人唯親的“人治”制度,量才使用,防止權利過分集中,造成人浮於事,增加管理成本。

(2)激勵機制。建立完整的激勵機制,針對不同職務層次設計分類考覈體系,引入現代工作績效評價方法,對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德、能、勤、績全面進行考覈;建立多樣化的工資分配製度,將工資獎金與員工業績和顧客評價掛鉤;競爭上崗,在企業內部實行優化組合,雙向選擇,全面引入競爭機制,增強從業人員的憂患意識,切實解決原單位內部的各種弊端;同時以人爲本,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勵機制,尊重、理解、關心員工,以激發員工的上進心和積極性。

(3)管理培訓。酒店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人事部門人力資源管理者的素質、所受教育和培訓以及他們的專業技能和水平。應着力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者進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理論和技能的培訓,鼓勵工作人員利用業餘時間或在職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知識和技能,進而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六、結論

針對機關培訓中心的弊端,許多專家學者早已開始了對它的改革和轉制的研究。經濟型酒店目前正處於黃金階段,其市場需求量大,投資少,回報率高,而且對硬件設施的要求與培訓中心現有設施相似,是值得研究的新途徑。但由於長期積累的各種弊端,轉型面臨着資產轉讓、人員管理等諸多問題和難題,還需進一步探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