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心理小知識科普

本文已影響9.29K人 

每週心理小知識科普。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心理健康越來越被人所重視,心理小知識的科普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瞭解每週心理小知識科普的相關內容。

每週心理小知識科普1

一、什麼是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一般而言,心理健康的概念是指:個體的心理的活動處於正常狀態下,那認識正常,情感協調,意志健全,個性完整和適應良好,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最大潛能,以適應學習,生活,工作和社會環境的變化與發展需要。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

判斷個體的心理是否健康,通常有以下標準:

1、心理活動與環境的協調性

個體的心理活動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故應該和環境保持一致性和協調性,如果這種一致性和協調性遭到破壞,如對客觀世界的歪曲或虛構,均提示異常心理可能發生。

每週心理小知識科普

2、心理活動內部協調性

個體心理過程中的認知活動、情感活動和意志活動應是協調一致的,心理活動與行爲也應協調一致,這種統一的心理活動保證了個體具有良好的社會功能,並能進行有效的活動。如果個體的心理活動出現內部相互不協調,甚至出現分裂,即意味着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3、心理活動的穩定性

個體心理活動是遺傳和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在人的發展過程中,心理髮展及其表現有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和內在穩定性,過去的我、現在的我和將來的我均有着內在和必然的聯繫,隨着個體的發展,心理活動的變化是穩定和有規律的,突然的、不符合規律的變化均預示着心理健康的水平下降。

(三)心理問題的診斷

當出現心理不健康時,通常從以下方面綜合判斷心理是否出了問題:

1、與大多數人是否一樣

心理專業人員一般會以生活中人們的普遍情況作爲依據,判斷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是否存在異常。例如,一個人在接受心理測試後被告知焦慮水平過高,那意味着他比與他年齡相當,生活環境相似的大多數人在這項測試上所得的分數更高。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情況下,與大多數人保持一致就意味着心理的健康、正常。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2、社會規範是否接納

一般來說,異常行爲大多是爲社會規範所不接納的,如果一個人表現出了偏離社會規範的行爲,則可推斷其心理健康存在問題。試想你漫步在公園中,看到在公園的草坪上,一個青年女子衣着豔麗,在旁若無人的又跳又唱。面對此情景,你會想到什麼呢?或許,你會在心理默:她心理是否有問題?可如果她是在一次同學聚會上表現出這樣的行爲,你還會認爲她的心理有問題嗎?

不過,運用社會規範這一標準來判斷人的心理健康時,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社會規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每種文化都有其特定的習俗準則,在每種文化之中,社會規範會隨着時代的變遷而發生改變。例如,倒退30年,男生戴項鍊或許會被看作“另類”,但是今天,人們已經見怪不怪啦!要注意的第二點是,違背社會規範的行爲並不一定都意味着異常或不健康。

3、個人的生活適應如何

可通過一個人目前的生活適應狀況推斷其是否存在心理問題。如,一個剛剛經歷母親去世的人,可能表現出情緒低落、失眠、食慾不振、脆弱易哭等問題。如果這些問題持續的時間不是很長,之後他又恢復以前的狀態,我們就認爲很正常:但如果他遲遲不能從失去母親的痛苦中走出來,長期失眠,那可能他的問題已不是普通的困擾,而發展成爲難以通過自我調適解決的心理障礙了。

4、個人的主觀感受如何

出現心理問題的人,其主觀感受如何?——焦慮、憂鬱、痛苦、失落、煩躁、恐懼……大概你能想到的詞語都是消極負面的吧?是啊,爲心理問題所困擾時,誰的內心世界不是陰沉沉、灰濛濛的呢?所以,瞭解個人的主觀感受,也是判斷一個人心理是否出現問題的重要依據。

不過,這一判斷標準也不是萬能的。許多重度的精神病患者,雖然其心理出現了嚴重問題,但他本人並不感到痛苦。非常典型的例子是,對於躁狂症患者來說,每天都可謂是過節般的快樂。

當然,判斷心理問題的任何一個標準都不是絕對的,必須綜合考慮。正常與異常,健康與不健康之間也是相對的,其間無明確的分界線。

二、什麼是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是由專業人員即心理諮詢師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各種技術和方法,幫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

其作用:心理諮詢所提供的全新環境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己與社會,處理各種關係,逐漸改變與外界不合理的思維、情感和反應方式,並學會與外界相適應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質,以便更好地發揮人的內在潛力,實現自我價值。

1、心理諮詢以談話爲主要方式

聊天時你可以海闊天空,嘻嘻哈哈,心理諮詢時談話可就不這樣隨意和輕鬆。在心理諮詢的談話是引導求助者放下顧慮和包袱,吐露自己的各種問題,而心理諮詢師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幫助前來求助者解決問題的過程一般也是在談話過程中實現的。

2、心理諮詢強調對求助者的尊重和理解

尊重求助者,不把他們看作是“病人”,諮詢師和求助者是平等的。理解求助者,是從求助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切實體會求助者的感受。

3、心理諮詢助人自助

或許你出乎意料,心理諮詢並不會“告訴”求助者怎麼做,而是要引導求助者認識自己,發掘潛能,建立自己對生活作決策的勇氣和信心。要堅定地相信每個人自身的潛能和力量,相信每個求助者自身的力量,幫助他們自助,是心理諮詢的最終目的。

三、走出心理諮詢認識的誤區

錯誤認識之一:什麼樣的“心結”一下子都能打開

有許多諮詢者把心理諮詢神化了,想象中,心理醫生該是心靈的上帝,手中如同握有萬能的鑰匙一般,什麼樣的“心結”一下子都能打開。然而諮詢一兩次過後,感覺沒有收到自我預期的“晴空萬里”的良好效果,便灰心了,不再諮詢下去。要知道,心理疾患的產生常常與諮詢者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它就如一座冰山,積封已久,沒有強烈的改變願望,沒有恆久的決心與之抗衡,是難以消融的。心理諮詢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唯有堅持不懈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錯誤認識之二:給拿主意

有些諮詢者面臨抉擇,無從決斷時,希望心理醫生能給拿個主意。這種想法是想當然的。心理醫生和求詢者是兩個獨立的人,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心理醫生無權把自己的好惡強加給求詢者。他只是從旁提醒你從另一個角度去考慮問題,幫助你開闊思路,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以便於你最終作出明智的選擇。

錯誤認識之三:算命先生

也有很迷信的諮詢者,把心理醫生看作是算命先生,認爲心理醫生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能透視求詢者的內心世界。這種想法也很荒唐。心理醫生對於你的幫助不是憑空的,是基於你所述事實的分析,是一種真情的傳遞而不是無中生有的精神麻醉。

錯誤認識之四:做思想工作

很多人認爲心理諮詢就是做思想工作。錯!做思想工作是就事論事,心理諮詢卻是通過對事物表象的分析,啓發、引導諮詢者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令其終身受益,它較做思想工作的內涵要豐富許多。

心理學基本知識

心理學共400多種流派,以下是其中主要的八大流派:

①構造主義心理學派(馮特:研究心理的內容)

②機能主義心理學派(威廉詹姆斯:研究心理的目的)

③行爲主義心理學派(華生:研究看得見的行爲)

④格式塔心理學派(維特海默:心理學是一個整體)

⑤精神動力學派(弗洛伊德:意識分析 精神分析)

⑥人本主義心理學派(馬斯洛:以人爲本)

⑦認知心理學派(奈瑟爾:信息加工心理學)

⑧生理心理學派。

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

一、分析心理療法。是通過內心的方式以自由聯想、精神疏泄和分析解釋的方法,把壓抑在潛意識當中的某些精神創傷或者是痛苦體驗挖掘或者是暴露出來,從中發現焦慮根源,啓發並幫助病人徹底領悟認識自己,從而改變原有病理行爲模式,重建自己的人格達到治療的目的。

二、暗示療法。通過暗示去影響病人心理活動的一種特殊的方式,暗示就是一個人不加批判的接受他人語言或其他的刺激,由此而產生特定的知覺、信念、感情行爲的一個現象,他的行爲動機不是由自己形成的意見和信念產生的,而是旁人影響的一個結果,暗示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像語言、文字、表情、手勢、榜樣等。

三、行爲療法。目的是修正不良行爲模式治療的動向是外顯行爲,主要的辦法,是控制外部行爲模式進而重建和恢復良好的行爲模式。

四、支持療法。採用勸導、啓發、鼓勵、同情、支持、說服等等的一些方式,幫助和指導分析、認識當事人所面臨的問題。

心理學的應用

描述發生的事情

心理學的第一個任務是對行爲進行精確的觀察。心理學家一般把這種觀察稱爲他們的數據。行爲數據(behavior data )是關於機體的行爲和行爲發生時環境的觀察報告。當研究者進行數據收集時,他們必須選擇一個適宜的分析水平,並且設計出能保證客觀性的度量行爲的方法。

解釋發生的事情

描述必須忠實於可知覺到的信息,而解釋卻謹慎地超越了能夠被觀察到的現象。在心理學的許多領域中,中心目標都是找到行爲和心理過程的常規模式。心理學家希望發現行爲是如何工作的。

心理學的解釋通常承認大多數行爲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一些因素在個體內部起作用,比如基因構成、智力水平或自尊。行爲的這些內部決定因素叫作機體變量(organismic variables )。它們是關於機體的一些特殊內容。就人類而言,這些決定因素是所謂的秉性變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 )。而有一些因素在外部作用。對行爲的外部影響是環境變量或情境變量。

一個受過良好訓練的心理學家,可以通過用他或她對人類經驗的洞察力和以前的研究者對同一個現象已經發現的事實,來解釋觀察到的現象。許多心理學家都試圖確定幾種解釋中的哪一種能最精確地解釋一個特定的行爲模式。

預測將要發生的事情

心理學中的預測是對一個特定的行爲將要發生的可能性和一種特定的關係將要被發現的可能性的陳述。對一個潛伏於特定形式行爲下的原因的精確解釋,常常能讓研究者對未來的行爲做出精確的預測。

控制發生的事情

控制是核心的、最激勵人的目標。控制意味着使行爲發生或者不發生——引發它,維持它,停止它,並且影響它的形式、強度或者發生率。如果一個對行爲原因的解釋能創造控制行爲的條件,那麼這個解釋就是有說服力的。

控制行爲的能力很重要,因爲它爲心理學提供了幫助人們改進他們生活質量的途徑。

心理學家使用科學的方法對個體的行爲和心理過程得出結論。心理學家有這樣幾個目標:在適宜的水平上客觀地描述行爲,解釋產生行爲的原因,預測行爲何時會發生,以及控制行爲以改進生活質量。

每週心理小知識科普2

1、巴納姆效應

人們常常認爲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比如星座,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爲“巴納姆效應”。

2、情話對着左耳說更有效

美國薩姆休斯敦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對着愛人的左耳甜言蜜語更能俘獲她們的芳心。這是因爲人的左耳由右腦控制。而在人腦分工中,右腦半球負責感性直觀思維,對情感類體驗更爲敏銳。

每週心理小知識科普 第2張

3、人用右耳聽的話比用左耳記得更牢

因爲右耳聽到的信息匯入左半腦,而左半腦比右半腦更具記憶優勢。所以要想讓對方牢牢記住你說的`話,對着他/她的右耳說吧!

4、想知道一個人的內心缺少什麼

想知道一個人的內心缺少什麼,不看別的,就看其炫耀什麼;想知道一個人自卑什麼,不看別的,就看其掩飾什麼。

5、從網絡聊天習慣讀懂一個人

喜歡用“、、、、、、”和“。。。”的人心底大多比較柔軟,沒有壞心眼,同時也會反映出他/她對待事情的優柔寡斷,大部分會有選擇恐懼症。。。

6、拋硬幣

當面對兩個選擇時,拋硬幣總能奏效,並不是因爲它總能給出對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拋在空中的那一秒裏,你就知道你真正想選的是什麼。

7、人們大多隻對有安全度的人發脾氣

因爲在那個安全度之內。你潛意識知道對方不會離開你。胡鬧有時候是一種依賴

8、人生只有900個月!

其實人生只有900個月!事實上,你可以畫一個30×30的表格,一張A4紙就夠了,每過一個月,就在一個格子裏打鉤,你全部的人生就在這張紙上,你會因此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你的人生是如何度過的?

9、 貝勃規律

原本一塊錢的報紙變成了十元一份,你定會感到無法接受,相比較而言,原本5000元的電腦漲了50元,你一定不會有這麼大的反應, 貝勃規律表明,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之後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也是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10、 墨菲定理

口袋裝着剛買的新手機,在公交車上生怕被盜,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查看手機是否還在,這一舉動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終手機被偷走,就因爲害怕發生,所以會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錯誤,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理。

11、 懷疑自己答錯了,改不改答案?

馬上要考試了,做完答卷,檢查的時候發現兩個答案不知道選哪個,這個時候該不該改答案?調查顯示,55%的人認爲改答案會損害成績, 只有15、5%認爲會改善,但實際的情況是,58%把答案改對了,只有20%把對改錯了,還有22%把錯的改錯了。

12、拆屋效應

魯迅先生曾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道:“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裏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着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爲“拆屋效應”。

13、破窗效應

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會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的拋,絲毫不覺羞愧。

14、責任分散效應

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

15、配套效應

人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會想不斷配置與其相適應的物品,以達到心理上平衡,這在心理學叫“配套效應

16、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你有一個大的好消息和一個小的壞消息,應該一起說。這樣壞消息帶來的痛苦會被好消息帶來的快樂所沖淡,負面效應小得多。你有一個大的壞消息和一個小的好消息,應該分開說。這樣好消息帶來的快樂不至於被壞消息帶來的痛苦所流沒,人還可以享受好消息帶來的快樂。

17、男兒有淚不輕彈?

研究發現,人在難過時流的眼淚中,含有較多因精神壓抑而產生的有害物質。美國聖保羅一雷姆塞醫學中心精神病實驗室專家研究發現,眼淚可以緩解人的壓抑。

18、看美女可以延壽

德國心理學家認爲,每天凝望美女10分鐘,健身效果相當於做30分鐘有氧運動,持之以恆,男性的的平均壽命可延長四五年。

19、心理暗示

嘗試閉上眼睛,雙臂平舉,想象自己一隻手拿着氣球,一隻手拿着裝滿水的水桶,一分鐘後,睜開眼睛,看看雙臂的高度。

20、關係最好的往往是最愛損你的

最好的朋友之間是不會客氣的,而是經常相互挖苦嘲諷鬥嘴,甚至當面互相揭短,因爲你們都知道對方是不會介意的。關係最好的,往往是最愛損你的。

每週心理小知識科普3

心理諮詢服務內容

1、學習心理諮詢:厭學、意志薄弱、考試焦慮、學習方法不當等。

2、自我發展諮詢:生涯規劃、人格完善、素質提升、自我管理等。

3、人際交往心理諮詢:代溝、異性交往困惑、孤獨、猜疑、嫉妒、社交恐懼等。

4、新生適應心理諮詢:無目標、無動力、空虛、盲目、悲觀失望、自我意識偏差等。

5、情緒心理諮詢:煩惱、憤怒、情緒不穩定、消沉、狂喜、壓抑、過度焦慮、情緒低落等。

6、個性心理諮詢:自卑、羞怯、虛榮、自我中心主義、暴躁、緊張、過度依賴、過於敏感。

每週心理小知識科普 第3張

諮詢前應做的準備

1、勇敢地接受現實,面對自己的困難。

2、對自己充滿信心。願意爲自己的改變付出一定的代價,相信自己的不良行爲是可以改變的。

3、打消顧慮,對心理諮詢師要有充分的信任。心理諮詢師會對你的“泄密”給予絕對的保密。

4、預先理順自己的思路。將自己的心理困惑直截了當地提出來,認真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5、傾訴要有所節制。因爲一次諮詢時間爲50分鐘左右,來訪者的傾訴在10至30分鐘即可。

6、你和心理諮詢師是平等關係。可將諮詢師看作是一個特別親密的朋友,儘可能地敞開心扉。

7、不必過分地關注自我的表現與形象。諮詢師不關心表層的東西,而是更注重解決心理問題。

8、不要希望心理諮詢師給你“決策”。心理諮詢是“助人自助”。心理諮詢師幫助你看清問題,啓發、疏導你的癥結。解決問題的主動權在你自己的手中。

9、不要對一次諮詢抱有太高的期望,大多數心理問題的解決往往要有一個過程,並且主要依靠來訪者心理和行爲的不斷調整和自我激勵去解決。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