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故事(彙編15篇)

本文已影響1.25W人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1

本學期一開學,就接到了講教研公開課的任務。這不,從選課到備課再到試講,忙得是不亦樂乎呀!和孩子們一起學完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文章語言樸實,寓意深刻,讀後耐人尋味。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彙編15篇)

《語文新課標》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應該讓學生在讀中主動積極地思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以這樣的理念爲指導,我對《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採取的教學方法做以下反思:

一、直接導課,感受小村莊的美麗

本課是第二課時,因此我採用的是直接導課,通過朗讀、看課件、配樂讀來感受小村莊的美麗,與後文小村莊的毀滅形成對比,爲學生情感變化作鋪墊。感受小村莊的美麗這一環節如果能放到回顧全文後,就更好了。

二、回顧全文,設置懸念

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中年段的重要訓練內容。因此,我在學生帶着“在這個小村莊裏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的問題朗讀全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憑藉填空句式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滲透歸納敘事性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訓練概括能力。然後讓學生質疑“現在你有什麼疑問嗎?”從學生的質疑中歸納出“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爲什麼會沒有了呢?”鎖定“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爲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這條主線教學這堂語文課。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三、探究學習,理解課文

品讀含義深刻的句子是三年級下學期一個新的教學目標,也是閱讀教學中的訓練難點。這篇課文語句精煉,言簡意賅,內容淺顯。但是含義深刻的句子比較多,學生深入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3個重點句時,我在語言文字的訓練後都不忘讓孩子帶着自己的感受讀一讀有所體會的句子,每一次的朗讀以文字的解讀爲基礎,同時也把對文字的理解推到了新的高度。在拓展練習的朗讀中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讓其理解“誰家想、拎、一棵一棵”等含義深刻的詞語;在引讀中讓學生體會“一年年、一代代”…… 在抓句子中的關鍵詞朗讀中,讓學生體會三個“變成”,減低了獨立閱讀的難度,引導學生去想象、理解,從而讀懂這些難點句子。我想閱讀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讀,以讀代講。但教學中學生讀文後讓學生感悟的時間比較少,訓練語言的機會比較多。如果能讓學生再多讀多談感悟,就能讓學生感悟得更深刻一些。

四、總結昇華,領悟道理

以兩個問題的形式,1、什麼都沒有了,看到這些,你心情怎樣?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什麼?2、祖國有許多這樣美麗的小村莊,如何才能使小村莊的悲劇不再重演?讓學生能夠更深地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五、作業超市,任你挑選

課文學完了,要學生做作業,似乎感覺少了點什麼,如果學生再回顧一下整個故事,安排這樣一個環節:“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誰來說說這個小村莊的故事?”前後呼應,加強了整體感,感覺會完美點。

俗話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整堂課下來,我覺得自己由於經驗不足,課堂調控能力不夠,一些過渡銜接語言不夠自然,一些句子還是朗讀的不夠到位。“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認真採納領導和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並努力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把這些問題不斷地解決。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2

課前談話

1、老師先進行自我介紹

2、學生進行自我介紹

一、導入

1、同學們喜歡聽笑話嗎?

2、這個笑話出自一本清代的書——《笑林廣記》

3、這個故事就是……什麼叫“爭論”

(1)學生回答,老師點評

4、看到這樣一個題目,你們有什麼問題要問嗎?(教師在課題上板書:“?”)

(1)學生說:爲什麼要爭論?

(2)學生說:誰和誰在爭論?

(3)學生說:爭論的結果是什麼?

(4)學生說:瞭解了爭論原因

5、教師語言小結

二、新授

1、老師開始講故事,一邊說一邊播放圖片。(聲情並茂)

課件逐漸出現一些關鍵詞語:充飢——烤——煮——爭辯——煙熏火燎——不以爲然——爭辯——爭論不休

2、同學們,如果是你,你願意怎樣吃呢?

(1)學生說:靠着吃

(2)看看“烤”

(3)體會“皮香肉嫩”

(4)如果烤得過了頭?

(5)就是“燎”的意思

(6)我們再看看“薰”這個字,看看下面的部分,談談大家的瞭解。

(7)再讀這個詞語。

(8)看來烤有優點,也有缺點。

3、同學們,你們還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嗎?你們還準備怎樣吃?

(1)學生說

(2)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煮”字,旁邊的圖也是一種

(3)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字:“剖”

(4)老師說:有個人說了主意,一人一半吃。

(5)但是,當……

4、老師的問題講完了,你們的問題解決了嗎?

(1)學生說:我知道他們爭論的原因。(板書:射雁充飢)

(2)學生說:我知道了結果,他們不再爭論了。

老師說:“這是真正的結果嗎?”學生補充:大雁飛得無影無蹤。(板書:無影無蹤)

(3)學生說:他們爭論個不停。(教師板書:爭論不休)

(4)“休”的意思有三個,你們選哪一個?

(5)爭論不休是因爲他們認爲對方說得不對,屏幕上的哪一個詞語是這個意思呢?

“然”有

5、朗讀生字新詞。

(1)學生讀“一個字”的,然後齊讀。

(2)

(3)四個字的,要把詞語的意思讀出來。

學生讀:煙熏火燎、皮香肉嫩、不以爲然、爭論不休、兩全其美。

6、好詞語藏在好故事裏,好故事藏在我們的語文書裏。

(1)出示學一學的要求

(2)指名讀

A: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在每個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B:讀後思考:課文的那幾個自然段寫了老師講故事?除此之外還寫了什麼?

(3)學生讀

7、讀一讀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學生開火車讀

(2)齊讀

(3)填一填,學生指名說。

8、課文共有多少自然段

(1)學生意見不統一

(2)出示:“…………”(兩個省略號)

表示整段的文章或者詩行的省略。

(3)老師講的故事,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呢?

(4)出示2——5自然段。

這幾個自然段都是有上引號,下引號在什麼地方?爲什麼這裏只有上引號,沒有下引號呢?

學生說:整個故事講完了,纔要標一個下引號。

(5)這個故事是誰講的?第幾自然段提到的?

這1—5自然段合在一起就是……

(6)除了盛老師給我們講的故事,還講了什麼呢?(還有同學發表的感想)

(7)課文分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師講故事,第二部分是同學發表的感想。板塊清楚,表達得很清楚。

9、老師引讀課文

(1)看屏幕讀

哥哥的意見是……(學生說:煮着吃)指導朗讀“煮”

(2)弟弟說……指導朗讀。“烤”

(3)師:弟弟的話還可以這樣說,爲什麼他要這樣說呢?指名說——指名讀——齊讀。

(4)這句話的意思是……而且“烤”是唯一的好辦法。老師說:“只有”和“才”常常聯繫在一起表示唯一的好辦法,所以要把這樣的感覺讀出來。

(5)齊讀第一輪的對話。

10、哥哥不以爲然大聲爭辯。

(1)指名讀

(2)哥哥反對弟弟的原因是……

(3)哥哥爲了表示反對,也用了一句“反問句”。

(4)再指名讀

(5)弟弟不服氣了,你來讀。(教師出示……)

弟弟的理由是……(因爲我曾經吃過烤鴨,而鴨的味道……)

誰來振振有詞地把弟弟意見表達出來。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3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是一篇環保教育很好的題材,在課中李老師問學生:“這麼美的小村莊怎麼會消失呢?”這一問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帶着疑問,學生讀文的興趣就濃了,讀書的效率也就相應提高了。在實際的教學中首先讓孩子讀了之後,通過兩幅畫,引導孩子感受小村莊先前的美麗,然後與課文後部分形成對比。

接着讓孩子讀第一自然段,在讀與畫中體會小村莊先前的美麗,引: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再引導孩子看圖進行語言訓練,“這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有的說“瞧,這裏空氣清新,樹木鬱鬱蔥蔥。”有的說“瞧,這裏的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小河清澈見底。”這時再讓孩子想象“如果這時你就站在清澈的小河邊,你聞到了什麼?”“聞到了新鮮的空氣和泥土的氣息。”藉助插圖和表達,孩子已經理解了“鬱鬱蔥蔥”“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等詞語,感覺比畫圖理解的更準確。又引導孩子理解小村莊的變化。先讓孩子找出表示變化的時間的詞:一年年、一代代,體會到這個變化的時間很長很長。然後重點引導孩子理解一代代的人們都作了些什麼,把有關的句子勾畫出來。學習重點句——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時孩子們理解得很好。我抓住“誰家”問孩子,“你家想幹什麼?”孩子們說出了 “蓋新房”“做傢俱”“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種種人們只顧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兩個“誰家”,孩子體會到村裏的人對樹木的任意砍伐。這時一位女同學站起來還說:從‘拎’字也讓人體會到那些村民他們想砍就砍。最後理解“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時,繼續追問剛纔回答“你家想幹什麼”時的孩子們,“你家的新房子呢?”“你家的傢俱呢?”“你家的工具呢?”“你家的柴火呢?”“你家的木棚呢?”這樣的追問,孩子們很形象地理解了“一切”。

最後一個泡泡裏的問題“我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雖然在引導孩子理解前面的內容時,孩子已經認識到了要保護樹木,不能亂砍亂伐,不然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但是讓學生對小村莊的人們說幾句話,進而去感受環保的重要性,去體驗村民的心情,並讓學生提環保建議,學生沒有親身體驗,就沒有感受的。李老師緊緊抓住一些重點詞句進行品析,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如:“誰家……誰家……”、 “柃起”、“一棵一棵”、“不斷擴大”、“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這些重點詞句,很好地表現小村莊的人們沒有約束和節制,上山砍樹非常隨便,強烈體現了人們對森林的破壞。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觸摸到課文靈魂深處的東西,深刻體會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帶着這種感悟、情感去讀書,能讀不好嗎?因此我意識到,語文教學要想讓學生真情流淌,就必須牢牢抓住文中的重點詞、關鍵詞,讀讀、議以、品品,讓學生在品中感悟,與作者產生共鳴。

這節課最大的一個優點是教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做到個個開口,人人動腦,使每一位學生真正動起來活起來。同時,創設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受感染、受教育。隨着活動的慢慢推進,感情的培養水到渠成,朗讀自然到位。沒有過多的生硬的朗讀技巧的指導,真正是“潤物無聲”。

新課程提倡“語文教學應在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聽了這節課,我也真正感受到語文教學是一個平等溝通、真誠互動的過程。只有師生之間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平等,纔會走進學生的心靈,引發他們探究的慾望。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4

時光如流水,轉眼間,我已經在小學語文教學崗位上度過四十個春秋。四十年間,我努力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獻着。我享受着語文教學帶來的快樂,享受着同學們學習語文的樂趣和成長的喜悅。同時,語文教學也給我帶來了一些困惑與思考。

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語文就是一門基礎學科。然而,許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每次上課,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導致語文變成了一門弱科。家長爲之寒心,教師爲之傷神。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對全班每個學生都抱着用心、熱情、信任的態度,還要竭力對學生施以情感誘導,給予學生關懷、尊重和理解。那麼學生就都會得到鼓勵,敢於大膽開口、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到達最佳效果,學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構成師生情感共鳴,激起師生共同進行教與學的熱情,這樣才能持續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次我在上課時,提了個問題,班上僅有幾隻手舉了起來,課堂上靜悄悄的,我以爲也許問題太難了,於就是就降低了難度,但學生還就是不大願意舉手,第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後,我聽了說:“雖然你說得不就是很全面,但我十分感謝你的勇氣!”沒想到一句簡單的話,卻給了學生無限關懷,調動了學生的用心性,頓時課堂上發言踊躍,學生們又活躍起來。可見鼓勵學生,給予學生必須勇氣,能夠讓冷清的課堂逐漸熱鬧起來。課堂上就是以學生爲主體的,他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不僅僅使老師的教學工作的開展得到很大的幫忙,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愉快地學習,把上課當作一種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

這些發生在語文教學中的小故事,猶如珠璣相碰,清脆悅耳,時刻伴隨着我的教學生活。讓我體會到在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中,作爲師者的我們務必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思想,努力踐行語文課程標準,讓我們的語文課堂不僅僅成爲孩子們母語學習的基地,更成爲他們成長中最愛的一方樂土。

“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興趣往往就是學習的先導,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精彩的課堂好比優美的文章,文章開頭寫好了,就能吸引讀者,讓人趣味興起,有經驗的老師都比較注重新課的導入。生動搞笑、引人入勝的導語,能迅速把學生分散的思想集中到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慾望,從而提高整節課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就應精心爲每堂課都設計精美的導語。

語文就是河,綿綿流淌的就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語文就是詩,字字句句跳躍的就是浪漫的情愫;語文就是畫,流離色彩調和的就是人間繽紛的故事。只要你付出激情,付出鼓勵,付出真誠,付出執着,你的語文教學將會撐起燦爛的一片天!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5

教學目標:

1、認識“鬱、澈”等9個宇,學會“林、鬱”等13個字。正確讀寫“山谷、森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亂砍伐樹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瞭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教學難點是聯繫生適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

1、小黑板(字詞)。

2、課前佈置學生查找資料,瞭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與森林的破壞情況、植物與水土流失、植物與環境保護等相關知識。

一、投影插圖,導入新課

1、師:山谷中,有這樣一個小村莊,請同學們看一看,它給你留下怎樣丁怎岸的印象?

2、學生講述自己的感受,體會小村莊的環境之美。

3、今雲,我們就讀一讀這個小村莊的故事。(出示課題)讓我們把時光倒回到許多年前開始。

二、自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認讀生字,指正字音。

森林、鬱鬱蔥蔥、湛藍、甜潤、蓋房、裸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咆哮、 應有盡有、鋒利、喘氣兒、黎明

3、邊讀邊思考:小村莊結果怎麼樣了?

三、彙報交流思考的問題。

小結: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最後在一場大雨中消失得無影無蹤,真令人痛心,這到底是誰造成的呢?我們下節課探究這個問題。

四、熟讀課文,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1、自己練習講述。

2、指名講述。評價讀音的準確,故事的完整。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6

作爲小學語文教師,有時候學生們向我們提出一個難題,而我們一時答不出來,可能會讓我們自己覺得很尷尬,但最讓我們難堪的還是自己內心的虛僞所造成的。

記得一次,我在給我們班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一課的時候,離下課還有兩分鐘時,一位女同學站起來問我:“季老師,你知道怎樣利用大樹的年輪來辨別南北麼?”我一下子被她的問題給問住了,一時之間陷入於尷尬之中,因爲我們這兒根本沒有樹墩,平時我也沒有過多的去關注這類事,但是處於老師的虛榮心,又迫使我小聲對她說:“現在我很忙,以後再說吧。”這時下課鈴響了,她用一種渴望的眼神看着我,匆匆離開教室。過了幾天,我早就把這件事忘了,但是這位女同學卻沒有忘記,她再一次來到我的面前問起了這個問題,我這時候才焦急地去翻書查找,並告訴她:“觀察一棵樹樁,年輪寬面是南方。”那位女同學吃驚了,睜着大大的,渴求知識的眼神望着我,好象還有一肚子的疑問。我看出了她的心思,就接着說:“因爲森林中空地的北部邊緣青草較茂密。樹樁斷面的年輪,一般南面間隔大,北面間隔小。”聽了我的解釋她非常滿意,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臨走時,她微笑的對我說:“謝謝你,季老師。”

通過這件事,讓我意識到無論是在課堂內外,學生提出一個讓老師難以回答的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我們應該保持冷靜,平穩的心態,及時去解決問題,不能遏制學生。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7

講《亡羊補牢》,在問到,養羊人第二次爲什麼會丟羊時,學生很快就回答道:是因爲他沒有聽取街坊的勸告。教學正準備往下進行,這時一位學習不錯的女生舉手了,她說:“老師,我認爲養羊人沒有聽取街坊的勸告,是因爲他太懶了。”“爲什麼?”“街坊勸他修補羊圈時,他是知道如果不補的話,羊會丟的,他就是太懶了,不想動手,所以羊纔會丟。”她說完,其他同學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我心想:同學們要被她帶跑了,腦子裏轉着該如何處理。“解鈴還需繫鈴人”,這個問題還要靠學生自己去判斷,我不能直接去評判這個答案。於是,我說:“養羊人到底知不知道不補羊圈的話羊會丟呢?大家別急着回答,先讀一讀後面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從中找出相關字詞來支持你的觀點。”

大家開始讀了,讀了一遍,有幾個聲音直接冒出來說不是養羊人懶,是他不知道會丟,我再讓讀一遍,有更多的聲音說,是他不知道。我還沒急着讓他們回答,又問,“你是從哪看出來的。”讓學生又讀了一遍。就這樣連讀三遍後,大部分的學生心中都有明確的答案了。這時叫學生回答,學生很容易就,抓住了“後悔”來理解:“他很後悔,說明他不知道羊會繼續丟,丟了以後,他纔會後悔。”有學生抓住“趕快”“結結實實”來理解:“他趕快堵上那個窟窿,還是修得結結實實的,可見他不是懶,是之前他不知道不補羊圈羊會丟。”

聽到大家的回答,看到大家的表情,我知道他們真的懂了,隨後的內容,大家也就在這個問題之上也很容易理解了。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8

小學階段是學生整個語文學習生涯中的重要一筆,是學生培養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好好利用這一時期,寓教於樂,培養學生對於語文學習的持久學習興趣。我們從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中可以看出,編者選取的故事、角度以及故事所涉內容之用心,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好這些小故事,進而發揮其教學作用的最大化,是當下每個教師應當思考的問題。教材上的故事雖是單一不變的,但教師的呈現手段可有多種多樣,究竟如何發揮教師的教學智慧,讓平常的“小故事”發揮其不可忽視的“大作用”,這是檢驗我們語文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

一、語文能力的全面培養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篇篇看似不起眼的小故事。由於小學生思維發展的侷限性與其生活經驗的侷限性,這些小故事可能並不能激起學生的共鳴,此時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帶領學生對故事的理解由平面變爲立體、由抽象變爲具體、由枯燥變爲活潑。另外,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應該以小見大,重視小故事教學中發揮的大作用,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成爲一名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

(一)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小學是學生初次接受長篇大段文字的理解階段,在教學計劃中,我們往往會留有很長時間,給予學生多讀、熟記的時間,讓學生在反覆閱讀的過程中增強其語感,培養其語文學習的連貫思維,從而學以致用,進而將語文更好的融入生活。在教學中,有很多學生在熟讀課文之後在平時學習生活的間隙,往往會脫口而出某些詞句。由此可見,這些看似安靜流於書本的小故事,正深刻影響着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師應當利用好故事教學的這一機會,讓學生在熟讀課本的基礎上,對其提出一些相關的靈活問題,進而啓發學生的思維。比如在學習關於“農民伯伯種糧食”的小故事以後,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生活中看到過哪些浪費糧食或者珍惜糧食的片段;又或者,提出“爲什麼我們要珍惜糧食”這一啓發性的問題。此時學生往往會根據原文的隻言片語再結合自身的觀點進行表述,從而間接提高其口頭表達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

(二)培養寫作能力

語文教材中的豐富素材對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提升積累大有益處,它同課外書本同等重要,我們要好好利用教材這一直接資源,通過課堂的有效教學得到豐富與練習。例如在寫作能力培養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故事中的段落章節來帶領學生把握的整體脈絡,還可通過故事中的寓意思想啓迪學生,增加其寫作素材,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把握整體思想的基礎上學會不突兀的引入對作文環節的教學,讓學生學會在吸收原文知識的基礎上舉一反三再創作。

(三)培養閱讀理解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材素材的選取中小故事往往蘊含着大道理,很多學生往往悟不到道理層面,這就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對段落、詞句,進行深度剖析,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通過對“總分總”、“總分”等結構的系統性學習,讓學生體會的起承轉合,並把握作者的中心思想,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並且閱讀能力是我們在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從小學做好基礎,讓學生愛上閱讀並懂得如何閱讀、從閱讀中受益。

二、語文素養的間接提高

小學語文教材中小故事不僅是一種提高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手段,還是提高自身語文素養的階梯,在認識漢字、讀漢字的過程中,學會了發音要字正腔圓、鏗鏘有力;在寫漢字的過程中,學會了一撇一捺寫清楚,做事要耐心細緻;在讀的過程中,學會了敘事思路要清晰一詞一句不可亂用等等,此外還學到了透過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道理。例如在學習《小鷹學飛》這篇的時候,很多同學對老鷹不斷向小鷹提出新的目標這一舉動不是很理解。這時教師就應該讓學生明白什麼叫“學無止境”、“人生需不斷進取”等道理。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靈活拓展課堂內容。如教師可以恰當引申出一些名言警句,拓寬學生學習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語文素材,從而間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還可讓學生進行班級表演,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小鷹的感情變化,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利於學生增強對於這些道理認識的深刻性。

三、打下終身發展的基礎

漢字是我國文化傳承的力量,學生是使祖國未來的脊樑,在他們一生的學習中都離不開語文知識的應用。作爲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立足於長遠角度,爲學生終身發展着想,爲培養出優秀的新一代接班人而不斷努力。小學階段是使學生樹立好正確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學生如同一顆顆等待發芽的樹苗,正確的三觀是樹苗筆直生長的重要條件,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向學生灌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讓樹苗不懼風暴茁壯成長,最終成爲參天大樹。例如在學習《趙州橋》這一篇小故事的時候我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通過對網上豐富教學資源的搜索,將圖片與PPT結合,生動地爲同學們講解這座空腹式的圓形拱石橋。同時我還通過相關視頻的搜索,爲同學們生動形象的展示出趙州橋的勻稱結構以及橋上石欄石板古樸美觀的雕刻,以此激發出同學們對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讚歎之情。另外在語文教學中還需要教師隨時掌握時事介紹我國今日的科技研發日新月異,如介紹關於我國橋樑工程施工技術的高速發展。課下教師還可通過佈置相關作業,如讓同學們瞭解“趙州橋、魯班的故事”等傳說,讓同學自主的將我國古代文化與現在時代發展聯繫起來,提升同學們放眼看世界的格局。或讓同學們瞭解相關文學創作,如“趙州橋聯”等通過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增強同學們的文化認同感,並且藉此間接地將我國傳統文化紮根於新的一代人的思想中。由此可見小學語文語文教師有義務讓我們的文化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更好的瞭解,增強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爲其終身良好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9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使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從而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這篇課文雖然篇幅短小,語言樸實,但寓意深刻,讀後耐人尋味,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指導學生朗讀的好課例。因此,在備課時我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蘊含着的道理”做爲主要教學目標。圍繞着這個教學目標,在讀準字詞並初步感受課文內容後即以“老師想提一個問題,這節課我就提一個問題。你們有信心答對嗎?要想答對我的問題,你們得好好讀讀課文。該怎麼讀呢?你們先猜猜我會提什麼問題,按你們猜的問題使勁兒鑽研,鑽研得越透徹越好。”在學生再讀課文後接着揭示問題:讀了這篇課文,你心裏是什麼滋味?本想借着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地認真地去讀課文並深刻地去領悟每一句話所蘊含的道理,然後再以“如果這個小村莊還有人活着,你想對他說些什麼?”來進行說的訓練,最後再進行一些拓展練習,爲學生補充一些資料。可惜,正當大家深入地理解課文時,本節課卻不得不戛然而止。

課後一直覺得很遺憾,留了個小尾巴。但細細一想,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講,這樣的一篇言簡意深的課文要想在40分鐘內既深刻地去領悟每一句話所蘊含的道理又能感情地朗讀也決非易事。要想訓練得更紮實,只能慢慢地去引導,反覆地去體驗,深刻地去感悟。

有人說,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的確,只有在挫折與困頓中不斷反思才能成長,但我是個唯美的人,當好一名教師,擁有一節無撼的課是我永遠的追求。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10

師: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孩子們,咱們今天學習一個新的課文,齊讀課題: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生齊讀)師: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小村莊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放視頻:小村莊原來的面貌。

師:這就是村前的那條小河,小河的水唱着歌向遠方流去,一棵大樹伸展着茂密的枝葉,濃濃的綠蔭之中,就是這美麗的小村莊。這個美麗的小村莊有着什麼樣的故事呢,就在課文裏呢!請打開書,自讀課文,讀準字音,開始吧!

生自由讀。

師:講了什麼故事呢?生字都認識了嗎?

生:認識。

師:我們把生字都勾劃出來,和同桌讀。藉助拼音把它們讀準,讀給同桌聽,趕快行動。

生讀。

師:不少孩子都劃好了,別忘了讀給你的同桌聽啊。都讀好了嗎?回答我的問題時聲音要大一點。剛纔,我發現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誰來讀一讀本課的詞語。

出示詞語:斧頭指名讀。

師:請大家跟着他讀。下一個——生:蓋房師:會讀的一起讀這個詞。這個詞可不好讀,讀什麼?

生讀:造犁師:我不喜歡你們齊讀,誰來讀一讀?

指名讀。

師:非常好,平翹舌都讀得很準。咱們沒見過犁,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個詞,一起讀。

生:造犁師:下面這個詞又不好念。

生:裸露。

師:是這樣讀嗎?你來讀。誰來教他讀。

生教讀。

師:大家一起讀這個詞。

生讀。

師:下面一個詞誰願意讀。

生:柴煙。

開小火車讀。

師:剛纔有個生字,大家可要注意,睜大眼睛看清楚了,出示:冒出師:誰來提醒大家寫這個字,應該注意些什麼?

生:千萬不要把上面的日字寫成目字。

師:是日字嗎?

生:不是。

師:日字是扁的嗎?

生:不是。

師:這個字寫時注意什麼?

生:下邊的目字要寫得窄窄的。

師:再仔細看,第三筆和第四筆寫時注意什麼。我在黑板上寫,你們在本子上寫。你寫一個不滿意就再寫一個。

指導書寫。

投影出示學生寫的生字。

師:好了,咱們繼續往下讀。你會讀你要搶着讀。

搶讀:洪水何處包括……師:真不簡單,全都讀對了,這麼多生字都認識了,了不起!這回再讀課文我們就不怕了。讀課文,待會兒選擇你最熟的段落,讀給老師聽。

師:誰來讀讀。

生讀。

師:來,我們男女生賽讀。

女生讀。

師:咱們女孩子讀得真好。來,男孩子讀。

男生讀。

師:咱們男女同學都讀得很好,我們一起讀第五自然段。

生齊讀。

師:我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聽第六自然段了。來,我們一起來讀第六自然段。

生齊讀。

師:第幾自然段寫的是小村莊被沖走了。

生:第五自然段。

師:一起讀,讓我們一起感受那洪水中的小村莊。

生齊讀。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

放視頻:不幸降臨到那曾經美麗的小村莊。

師:聽老師讀一遍。

師:再一起讀。

生齊讀。

師:多美的小村莊啊,就這樣被洪水捲走,什麼都沒有了。一起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生齊讀。

生:小村莊就這樣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怎麼樣?你來說。

生:我覺得小村莊這樣做對環境很不好。

師:你的心情怎麼樣?

生:我心裏不好受。

師:讀出你的心裏感受,讀吧。

生讀。

師:請坐,想讀的一起讀,讀出你們各自的感受。

生齊讀。

師:同學們,先前那個小村莊的故事結果是那麼令人遺憾,令人痛惜,但給人們留下的是更深的思考,我們下節課再思考,好嗎?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含着的道理。

2.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師生問好)師:同學們喜歡漂亮的衣服嗎?

生:喜歡。

師:喜歡美味的蛋糕嗎?

生:喜歡。

師:喜歡優美的環境嗎?

生:喜歡。

師:是的.,美好的事物總能引起我們的追求和嚮往;有這樣一個小村莊,看你喜不喜歡。

(播放視頻)師:小村莊的環境怎樣?

生:很美。

師:能具體說說美在哪兒嗎?

生:河水清澈見底。

生:森林鬱鬱蔥蔥,天空湛藍湛藍的。

師:哦,森林鬱鬱蔥蔥、天空湛藍湛藍的,(貼:森林圖)所以很美。那麼你們喜歡這個村莊嗎?

生:喜歡。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25頁,讀讀第一自然段。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師:那現在這個美麗的小村莊還在不在?

生:不在了。

師:你們從哪裏知道現在這個村莊不在了?

生:早先。

師:誰知道“早先”是什麼意思?

生:很早以前。

師:嗯,就是很早以前有過,現在已經——生:沒有了。

師:這麼美麗的小村莊沒有了,它到底變得怎樣呢?接着往下看。

(播放視頻)師:看到現在的小村莊,你們心裏有什麼感受?

生:我覺得他們在破壞小村莊。

生:我想不應該亂砍樹木,應該愛護樹木。

師:不應該這樣做,變成這個樣子是不是很可惜呀!那麼這個小村莊變成這個樣子了,是誰造成的呢?請同學們繼續把這篇課文朗讀一遍。

(生朗讀課文)師:誰來說一說是誰造成這種結果?

生:人們。

師:那就請同學們以四人爲一個小組,我們從課文裏找出,是人們毀壞了村莊的相關句子給畫出來。

(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回答)師:讀了這句子,你們知道了什麼?

生:是人類破壞了這個森林。

生:他們用斧頭砍掉樹木來製造工具。

師:(出示圖片)請看,土地怎樣了?

生:光禿禿的。

師:好,除了這一句,還有找到別的嗎?

生:他們一年年、一代代……師:贊成的舉手?因爲他們一年年一代代都是這樣去砍,所以大量的樹木就變成了——生:一棟棟房子。

生:各式各樣的工具。

生:應有盡有的傢俱。

師:甚至還被人們當——生:柴。

師:還當柴被燒掉了。還有沒有呢?

生: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着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師:看起來他們過得挺愜意的,小日子還是過得非常美滿的,這麼美滿,這麼美好的日子想不想繼續地過下去啊?

生:想。

師:可惜啊!有一天下雨了,這場大雨下得怎樣?

生:大雨停都沒有停過。

師:你從哪裏知道的?

生:沒喘氣兒。

師:你能把完整的句子讀出來嗎?

生: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師:大雨沒喘氣兒,把雨寫成什麼呀?

生:人。

師:我們人能不喘氣嗎?

生:不能。

師:大雨沒喘氣,一連下了五天五夜是什麼意思?

生:沒停過。

師:一分鐘都沒停過,那你說這雨下得大不大呀?

生:大。

師:這個洪水爲什麼能把小村莊捲走呢?

生:因爲人們把樹木全部砍光了。

師:人們把樹木砍光了,跟村莊捲走有什麼關係?

生:樹木砍光了就不能抵擋住那些洪水、暴風雨、風沙。

生:因爲沒有樹,洪水就能穿過小村莊。

師:沒有抵擋住,還有這個泥土全部都是靠樹根給它抓牢的,還有樹枝和樹幹還能抵擋風沙和水,如果有樹的話,再大的洪水也不怕。你看,現在這麼美麗的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什麼都沒有了,沒有了什麼呢?

生:沒有了小村莊。

生:沒有了樹木、傢俱、斧頭。

生:還沒有了房子。

師:鋒利的斧頭(沒有了)鋒利的斧頭(沒有了),優美的環境(沒有了),眼前不錯的生活(沒有了),人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家園(沒有了),就連許多鮮活的生命也都(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相應地撤掉黑板上的圖片,代表消失了。)這就是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個悲慘的故事,一個叫人心酸的故事。但它僅僅是想告訴我們這個悲慘的故事嗎?

生:不是。

師:那它還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生:我們要愛護綠化。

生:不能砍樹。

生: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

師:還有其它的想法嗎?

生:要愛護生命,珍惜生命。

生:要保護家園。

師:剛纔同學們講得都對。(板書:愛護家園 保護環境)你們想一下,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同學沒有做好的呀?比如有什麼現象,能說一下嗎?

生:有的同學在榕樹上爬來爬去。

生:在草地上踩來踩去。

生:折下樹枝來打架。

生:隨地吐痰。

生:亂扔垃圾。

師:膠袋、飯盒這些都叫白色垃圾,白色污染。有的人到某處旅遊,在樹木上刻字。

生:有些人把垃圾倒在河裏。

師:他講得真好,有的人把工業垃圾、建築垃圾直接倒在河裏面,堵塞了河道,發大水的時候又流不走了。小村莊的故事只是一個縮影,除了剛纔同學們說的情況之外,還有不少“鋒利的斧頭”在破壞我們這個美麗的家園,請看屏幕——(播放視頻:關於生態環境)師:大自然已經在向我們人類發出嚴重的警告:隨意破壞大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無情的懲罰。剛纔你看到了什麼?

生:砍樹木,化學藥品方面。

生:傷害小動物。

生:過度捕撈。

生:隨意捕獵。

生:使用化學藥品,產生酸雨。

師:我們學了這篇課文,看到了那麼多破壞環境的事情,讓我們一起來呼籲:讓不再響起,讓森林依舊茂密,讓污染不再發生,讓河流常年清澈……讓我們和所有的動物、植物做好朋友,共同打扮我們的美好生活!

我們要愛護家園保護環境,應該怎麼做呢?老師想請同學們設計一些標語來提醒大家,好不好?

生:(設計標語)師:我看到很多同學都寫了,誰願意來說一說呢?

生:愛護環境就等於愛護自己。

生:愛護一草一木就等於愛護我們的家園。

師:老師希望同學都能按照你們自己寫的這樣去做,可以嗎?

生:可以。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11

一、 聽課時間:6月14日

二、 授課老師:***

三、 授課學校:******

四、 授課年級:二年級

五、 授課題目:《郵票齒孔的故事》

六、 教學過程:

1、 導入:

老師拿着四張連在一起的郵票,面帶笑容的問各位同學:“同學們,你們看,知道這是什麼嗎?”引起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轉入新課。

2、 板書:郵票

師:你們知道郵票之間的小洞洞是什麼嗎?

生:(異口同聲)小孔。

師:(把郵票撕開)當郵票撕開裏邊像什麼啊?

生:牙齒。

板書:齒孔

師:別看小小的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呢!

板書:的故事

3、 朗讀。

讓學生輕聲的朗讀課文,瞭解文章的大意。引導學生找出不認識的字,請下面的拼音朋友,或學習夥伴來解決(解決不認識的字和讀音問題)。

4、 思考問題和默讀課文:

讀完課文後,老師提問“是誰發明了郵票打孔機呢?”引起學生的思考,同時也讓老師和學生互動起來,有的同學說是阿切爾,有的則說是“用別針刺小孔的那位先生。”爲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積極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安排同學們再一次認真的帶着問題默讀課文,找出答案。

5、 辯論。

在爭論不休的情況下,老師安排同學們進行辯論,通過辯論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積極回答問題的信心。辯論的結果不但是由事實決定,而且還由學生有感情朗讀來決定,這樣就有利於學生更加仔細地組積問題的答案。

6、 解決問題。

分小組討論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每個小組各選取一名代表來發表自己本小組的看法,然後又由這個小組的成員一有感情的朗讀自己認爲是辯論憑據的課文片斷。在辯論的過程中,老師指出不足,點評學生的發言。最後,總結:通過阿切爾的“善於觀察 用心思考動手實踐”最後發明了郵票打孔機。肯定並讚揚勝出的小組,

7、 再提出問題。

“帶齒孔的郵票是怎麼樣發明的呢?”老師提出問題,並要求同學進一步深入瞭解課文,回答問題。這樣可以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活躍課堂氣氛,有利於師生的互動,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同學有課文的基礎上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8、 聯繫生活實際。

啓發同學在現實生活中,類似郵票齒孔的設計,有的同學回答:有齒孔的衛生紙和沒有齒孔的紙巾比較,不經濟、實用性不強、不方便等。讚揚同學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孩子。

9、 師生同讀課文。

通過多次反覆的讀課文,有利於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和增強學生的語感,擴充學生的詞彙量。最後,在一片琅琅的讀書聲中結束這一節課。

七、板書設計:

郵票齒孔的故事

八、教學評價:

這是一堂非常生動活潑、成功的課。首先、導入切合實際,運用實物展示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郵票齒孔的來歷,並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帶着問題來閱讀課文,找出問題的答案。其次、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多種讀書方式。合作學習,讀給小夥伴聽,相互檢查、訂正。抓重點語句悟讀、品讀。再次、文中出現了兩個人物,一個是用別針刺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明家阿切爾,是誰發明了郵票打孔機呢?在此基礎上,老師讓學生:朗讀 默讀 辯論師生共讀。讀的方式多樣,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由於課文較長又適宜默讀。最後:這個故事能給孩子很大的啓發,小小的齒孔中閃耀着智慧的火花,使孩子們懂得發明與生活只有一步之遙,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從小養成觀察、分析、動手的好習慣。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引導學生感悟一些重點詞句,讀要有所側重,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感悟的重點,通過辯論再讀課文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瞭解。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12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爲出風國爲什麼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後,牛頓發奮學習,逐漸養成了刻苦鑽研的習慣。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使瞭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 繼續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 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着“喜歡幹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奮學習,頭

養成刻苦鑽研的習慣。

教學難點:

1 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 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後,牛頓心裏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爲什麼,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鑽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做風車的故事

齊讀課題後,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爲什麼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着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着“喜歡幹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後練習朗讀。

二、範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麼?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2 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 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 投影:

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再想想這些話說明什麼?他每天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以後每天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4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幹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變化的詞語,並說說這些態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麼?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後,牛頓爲什麼心裏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後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爲什麼?

八、齊讀全文。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13

摘要:研究表明,故事教學法對低年級學習語文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很大程度上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爲了更好的使用故事教學法,需要注意與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相結合、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與課程改革目標要求相結合。

關鍵詞:小學語文;故事教學法;教學策略

一、與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相結合

喜歡聆聽故事是所有兒童的天性,小學生對於故事性東西的感知度和興趣度比較高,這是此年齡階段的學生最基本的身心特點。故事教學法應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關注兒童的身心發展,選編一些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故事。

(一)多選編一些兒童故事

在文學領域中兒童故事通常是指字數較少、過程完整、具有趣味性情節、語言通俗易懂、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兒童能夠完全理解的一種敘事性文學體裁。兒童故事題材的文章,作爲語文教育的重要資源,更多地走進小學語文教材,這與兒童喜歡聆聽故事的天性是密不可分的,並且小學低學段的學生由於自身的身心特點對於兒童故事的喜愛程度尤爲高漲。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遵循小學生“故事性”的認識世界方式和對故事天生感興趣的身心特點,在教學中多選編一些兒童故事,諸如童話故事、神話傳說、成語故事等等。

(二)故事陳述要口語化

針對小學生還保留着幼兒期“口語時代”自我中心的特徵,在故事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語文教師在陳述故事時要口語化,將晦澀難懂的書面語轉換成通俗易懂的口語呈現給學生,並且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要始終關注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學生對所講故事的反應,看學生是否聽得懂老師所講的故事。以民間神話故事“盤古開天地”爲例,“盤古開天地”這個神話故事的書面語是這樣表述的:傳說遙古時期盤古生長在黑暗團裏,可是他不能忍受黑暗,於是他用神斧劈向四方,使得天地遼闊無垠,並且天空隨着盤古身高的長高而增高,並且天地也變得明亮,就這樣通過長時間的磨難,盤古開闢了天地,終於成爲了開天地的英雄。從以上表述看出,書面語言言簡意賅,但是太晦澀難懂了,如果以書面語形式給學生講解此故事,估計沒有學生能聽得懂。教師可以口語化處理:傳說在非常遙遠的古時候,有一個叫盤古的神物出生和生長在陰冷漆黑的黑暗團裏,可是他忍受不了黑暗的煎熬,於是他用神斧劈向四方,尋找光明。天空和大地在盤古堅持不懈的開闢下日益變得更加遼闊無垠。同時,盤古的生長速度飛快,他的身高突飛猛進地往上生長,並且把天空往上撐,因此,天空隨着盤古身高的長高而增高,並且天地也變得明亮,就這樣通過長時間的磨難,盤古開闢了天地,終於成爲了開天地的英雄,盤古開天闢地的豐功偉績被後人所讚譽,盤古本人也成爲華夏兒女崇拜的對象。從以上表述可看出,口語雖然比較長篇,但是通俗易懂,如果以口語形式給學生講解此故事,估計大部分學生能聽懂。

(三)教師要多關注和鼓勵學生

針對小學生渴望得到老師關注和鼓勵的身心特點,在故事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教師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學會關注和鼓勵學生,經常與學生互動,儘量滿足積極分子的表現欲,對所有參與學生給予鼓勵,讓學生獲得被關注感和榮耀感,從而讓學生更加積極地融入到故事課堂中來。例如,在教授《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時,老師在陳述“烏鴉喝水”這個故事之前,可問問學生的想法,先讓想表現自己的舉手學生髮表自己的想法,在學生回答過程中要給予鼓勵,學生回答完畢後,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點評並鼓勵學生,比如誇學生勇敢、誇學生有思想、誇學生想象力豐富等等。這種氛圍必能鼓舞更多學生主動表現自己、展現自我,躍躍欲試,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因此也就達到了故事教學法促進教學效果提升的目的。

二、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版)》指出: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人生就像一場夢,而生活就像一場戲,裏面發生了許多酸甜苦辣的讓人記憶猶新的生活故事,這些生活故事有些是產生在人和人之間,有些是產生在人和動植物之間,但都是讓人難以忘記。因此,運用故事教學法應努力做到與生活緊密結合,密切關注小學生的生活世界,多講生活故事。

(一)密切關注學生生活世界,聯繫學生生活實際

語文課堂中的故事只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學會密切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教師可以通過平常觀察、師生互動、與學生談心、家訪等多種渠道來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瞭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具體是怎麼樣的,知曉學生的一些習慣,瞭解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一些事情。教師在應用故事教學法時要善於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用學生身邊的事情呈現故事教學,增加語文教學的現實性和趣味性,使學生體驗到語文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從而培養學生喜愛語文和想學好語文的情感。總而言之,故事教學法一定要充分挖掘學生的生活資源,構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習內容,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去學習語文和理解語文,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語文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語文。

(二)充分利用課本中的生活故事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故事類型多樣,包括神話故事、傳說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詩歌故事、生活故事等,而生活故事則是語文課本里所有故事中一種重要的故事類型,並且生活故事是小學語文課本中數量最多的一種故事類型,這足以表明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委會對於生活故事的重視程度,同時也表明小學語文教材編委會對於《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嚴格遵循和貫徹落實。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多講生活故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活故事,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於語文的興趣。筆者仔細研究了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發現課本中的生活故事數量可觀,許多單元和課文都包含着生活故事,或者語文老師在備課和課堂教學過程中可輕易列舉發生在學生生活中的故事,並且有些生活事例比較常見,能夠充分印證課文主題。比如在教學《升國旗》這篇課文時,語文老師則可以向學生講授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升國旗故事,比如他們所在學校的升國旗、電視裏面的升國旗、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升國旗等升國旗的具體情形,因爲升國旗對於小學生來說最尋常不過了,升國旗已經成爲他們學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他們對於升國旗已經習以爲常了,並且對於升國旗有一定的認識,所以,語文老師可從就升國旗這個課文主題向學生們講授一些更有深度的故事,比如國旗的起源、國旗的含義和特徵、升國旗的由來、升國旗的意義等方面的故事。

三、與課程改革目標要求相結合

新課程改革的任務是清除應試教育對基礎教育課程的毒害,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是實現全民素質教育並建立素質教育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新課程改革應遵循的原則包括基礎性原則、開放性原則、民主性原則、個性化原則等原則。面對新課程改革,故事教學法只有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思考新理念,領悟新課標,實踐新課程,才能將新課程改革貫徹落實到位,實現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充分應用,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可以通過如下措施來順應和緊跟新課程改革的步伐:第一,用豐富的故事充盈課堂,激發孩子的探索熱情;第二,提高故事選編質量;第三,充分利用故事的多樣性,拓展學生的視野。

四、結束語

由於故事本身蘊含豐富的知識和人類的興趣元素,因而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廣泛採用。對於教師來說,故事教學法可以豐富其課堂教學方法,促使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不至於讓學生覺得上課枯燥無味;其次,故事教學法能夠輔助教師培育學生的原創性意識,學生對故事有了一定的理解與認知後,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其他方面的潛力。有助於培育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與態度,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效完成教學目標,有利於兒童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振海.試論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應用[J].學週刊,20xx(03):116-117.

[2]田密.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xx.

[3]閆順麗.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故事教學法[J].亞太教育,20xx(08):192.

[4]王立格.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週刊,20xx(24):211.

[5]林寶玲.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詞彙教學中的應用[D].閩南師範大學,20xx.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14

《醜小鴨》是根據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話改編的,故事中的醜小鴨是一個面對艱難曲折的歷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寫得十分感人,貼近兒童生活。在語文課改的浪潮中,在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個性閱讀下,新課程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更賦予了《醜小鴨》新的生命,引發了孩子們多方面的思考。作爲一名熱愛閱讀的語文老師,非常希望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讓孩子們與我一樣喜歡《醜小鴨》,使他們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訓練與提高。

《醜小鴨》的語言優美富有情感,並蘊含着深刻的人文內涵,過分理性的肢解只會破壞文章帶給讀者的整體美感。因此,我在設計這堂課的教學時,打破了以往教學中過分注重理性分析的教學設計,而是讓感性教育去呼喚孩子們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情感,去引發他們對文本內涵的感悟。

一,課文重組,激發情感。

通常《醜小鴨》的教學結構都是按醜小鴨的命運情節發展來組織課堂教學。也就是說教學內容延伸的過程和課文的情節發展的過程是完全一致的。

我在處理這篇文章的教學結構時,把醜小鴨的痛苦經歷緊緊地結合在一起:醜小鴨從出生以後受到家人的欺負,到離家出走以後的不幸遭遇。通過朗讀,想像,感受醜小鴨的不幸。再回過頭來學習醜小鴨看到白天鵝一部分,學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驚奇,羨慕這兩個關鍵詞,感受到醜小鴨渴望得到溫暖,得到關愛的心情。通過老師的導語反覆跟前面的磨難相聯繫,相對比來組織教學。這樣內容上的反差,感情上的對比,使孩子們對醜小鴨的磨難會有更深刻的感悟,爲學生學習下文,使孩子們對醜小鴨變成白天鵝後,那種幸福,那種快樂,那種興奮有更深層次的體驗。

這樣的安排,較按情節發展線索來安排教學,更有利於激發孩子們的感情,也更有利於加深孩子們對醜小鴨由磨難到最後成爲天鵝後的那種快樂的感悟。當孩子們在經歷了幾次感情起伏的跌宕,與醜小鴨一起從心底裏發出快樂的呼喊時,醜小鴨的形象,醜小鴨的感情,醜小鴨的精神真正走進了孩子們的心靈。

二,情境討論,激發想象。

在教學醜小鴨的三次磨難中,我有意識地滲透了感性教育的理念。設計了三個側重點不同的感性化的討論點。在教學醜小鴨離家出走一段時,我問孩子們:哥哥姐姐欺侮他,小夥伴們嘲笑他,連媽媽也不太喜歡他,醜小鴨心裏會怎麼想你認爲醜小鴨離家出走對嗎孩子們不但能抓住課文內容體會醜小鴨的痛苦遭遇,並能結合實際探討自己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做怎樣的選擇,這也是對孩子們一次挫折教育。在孩子們讀完第四自然段後,我又問:讀了這段,在你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怎樣的情景孩子們設身處地地去想象當時的情景,去想象醜小鴨的心情,去想象醜小鴨當時那種孤獨的境遇之後,他們的心與醜小鴨貼得更近了。在讀完第五自然段時,老師動情地說:面對昏倒在冰湖上的醜小鴨,如果你就在他身邊,你會怎麼說,又會怎麼做呢孩子們的心顯然被深深打動了,他們有的大聲鼓勵醜小鴨堅強,有的說要把醜小鴨抱在懷裏帶回家去,有的轉而替醜小鴨表達憤慨,表達不平。

感性化的討論,點燃了孩子們的想象,讓孩子們在想象中走進文本,與醜小鴨同命運共呼吸,真正走進了醜小鴨的心靈。

三,深化主題,點燃心靈。

在這堂課的主題挖掘上,我更關注學生從醜小鴨身上自己感悟了些什麼,這不是老師強加給學生的,他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時這些帶給他們的人生思考,啓迪也更容易內化爲自己的行動。在孩子們讀完《醜小鴨》後,我不失時機地點撥:讀了《醜小鴨》,你有什麼想說的,請寫在你們手中的白天鵝身上。孩子們的心靈被醜小鴨的故事點燃了,他們有的寫到:戰勝磨難,取得成功的祕訣——相信自己,我能成功!不能笑話別人,笑人不如人。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想我們應該像農夫那樣,做個善良的人。我想對大家說,逆境使人堅強,磨難成就人生。我想對自己說,遇到困能要堅持。我想對大家說,不怕別人瞧不起,就怕自己不爭氣。這是情思的浪花,是孩子們感悟的浪花,更是他們生命的浪花!在感性教育的火焰中,孩子們的心靈被點燃了,散發出異彩紛呈的奪目的光華。

小學語文教學故事15

本次習作的主題是學習抒情,有兩個題目:《鄉情》《我的煩惱》。

當我看到這兩個題目時,我想更多的學生會選擇《我的煩惱》,自我認爲《鄉情》不太好寫。可批改作文的過程中,我驚訝地發現,更多的同學寫的是《鄉情》。驚喜的是,他們筆下的家鄉如此美麗,如此令人神往!

新苗的開頭這樣寫道:鄉情是王維的“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鄉情是王灣的“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鄉情是賀知章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俊傑的開頭如是:家鄉,是草原上鬱鬱蔥蔥中的那一棵;家鄉,是西瓜最中間的那一勺;家鄉,是樹上綠葉中的那一片。

範志的文章讓人讀完潸然淚下,那是一個遊子對故鄉的呼喚,讓人爲之動容。開篇寫道:濃濃的鄉情就像一股玫瑰香,永遠牽引着我。

……

讀完學生的作品,我在想,學生爲何能寫得如此動情?這就是真情實感的魅力吧。

如果讀完《鄉情》的文章,我對他們寫作中的“真情實感”感觸還不深的話,那其他同學的《我的煩惱》就讓我有更深的體會了。

寫《我的煩惱》的學生有絕大一部分寫到了“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樣樣都好,不貪玩、懂禮貌,按時完成作業,還幫家裏做家務,關鍵是學習還尤其好。你說氣人不?

同學們被拿來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不用說,結局只有一個:完敗。接着而來的就是父母的一頓嘮叨,甚至是一頓爭吵。

讀着他們的煩惱,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小小的人兒坐在堂屋門口,手裏拿着一本書,在陽光下靜靜地讀着,耳旁傳來街上小孩子的打鬧聲,而她卻沉浸在美妙的書海之中。

這個小小的人兒,就是曾經的自己。我喜歡讀書,安靜。每逢此時,街上總能傳來朋友媽媽的聲音:你看看你們,再看看人家小娟兒在幹嘛!原來,我也成爲過“別人家的孩子”,也成爲過小夥伴們心中的“夙敵”。而實際上,我並沒有那麼優秀,我只是愛看書而已。

現在想想,父母嘴上的“別人家的孩子”,其實也不是樣樣都好,方方面面都優秀,甚至上,有的還有父母“添油加醋”的成分在裏面。

我很慶幸,父母從未在我們姊妹幾個的成長過程中拿“別人家的孩子”來和我們比較。讀着孩子們的煩惱,我看到了他們的無奈和崩潰,甚至有的孩子心理開始自卑。我想,我可以藉此次作文的時機,和他們也來說說“別人家的孩子”。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